第三篇 杂 技
 
  第一章 杂技节目
 
 
                       第四节 滑稽类节目 ...回目录 
  杂技滑稽在演出中具有贯穿、烘托和调剂、活跃气氛的作用 。分文、武两类和帮场、串场、单场三种表现形式 。“文滑稽”如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京津两地的王俊武(曾被誉为东方卓别林)创作演出的“偷喝酒”、“吃大餐”、“搞卫生”、“大饭勺”、“举重家”和“钓大鱼”等。“武滑稽”代表作是50年代初由中国杂技团金业勤、张华创作的“抢椅子”。“帮场滑稽”以夸张可笑的表演来衬托节目中的高难技巧,既提高观众情趣,又能对主演起到保护作用。天津的“飞杠”几代人进行过多次改革,但节目中的帮场滑稽一直保留。“串场滑稽”是把多个节目巧妙地串连成紧凑的整体,既能填补舞台空白,又能承上启下。天津市杂技团的郭金钟、阎志诚、杨玉忠、张涛等创演的“顶盘子”、“合弄盘子”、“瞎帮忙”、“放鞭炮”、“顶气球”、“三只手”、“搞卫生”、“翻花子”、“吊酒瓶”、“打帽子”、“钓鱼”、“扔球”、“抓烟”、“照相”等数十个节目,是串场滑稽代表作。“单场滑稽”是以强烈的反差、明显的错位、故弄玄虚等不协调的现象为表现特征,巧妙构思而成 ,内容生动有趣 ,能使观众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代表性的节目有“鸭子拉车”、“飞技板加拐子” 、“飞技板进鸟笼子”、“滑稽口技”、“双头人摔跤”、“放鞭炮救火”、“摔死人”、“吃西餐”、“打领结”等。
  一、瞎帮忙 是典型的“串场滑稽”。每当一个节目演完,需要撤换道具或卷地毯时,滑稽演员快步奔到台上,东抓一把西摸一把,奔来跑去指挥这个支配那个,表面上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一点实事没干,却累得气喘嘘嘘……让观众发笑。
  二、滑稽耍“花盘” 是专门用于串场的滑稽。演员手持两根竹签子悬着两顶软胎帽子上场,模仿耍花盘动作。由于功力“不佳”,所晃的帽子常常下落;最后利用帽子的惯性快速地把悬在空中的帽子打得飞转。
  三、滑稽顶碗 演员出场,头顶着一支长竿,长竿上的茶盘中有几只杯、碗和茶壶。演员顶着这一套道具在台上作转体、下腰、翻滚等动作后,站在台口自我陶醉。这时头上顶的高竿茶盘晃动得难以控制,终于向着舞台前倒了下去。当观众发现演员两手抓住长竿拖拉着拴在长竿上的杯、盘、茶壶时,才得知其中的奥秘。
  四、滑稽跑驴 由民间舞蹈“跑驴”移植改革的滑稽节目。演员乔装成一头倔犟的毛驴,在赶驴人的驱动下,驴在台上表演窜、腾、蹦、跳滑稽动作。当赶驴者骑上去时,驴一个蹶子把主人摔倒在地。赶驴人揪住驴的尾巴将要“惩罚”时,驴却蹶起屁股“撒”向主人一身“尿水”。这些动作常会引起观众哄堂大笑。这一节目由天津市杂技团王世安、韩志明于1989年创作演出。1991年12月参加第十届意大利金小丑世界滑稽比赛获第三名。
  五、滑稽《芭蕾舞·天鹅湖》 1989年由天津市杂技团创作演出。一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男演员扮作舞剧中的“天鹅”,一名瘦小的演员扮作“王子”。伴随着乐曲声两人立起足尖跳一段天鹅湖的双人舞。形象上的错位,对比的反差,极易引起观众发笑。当舞到高潮时,“天鹅”充当底座把“王子”托举起来,抛个空翻筋斗;随后是兜提、拉顶、举顶…… ;最后,“天鹅”变成了凶猛的苍鹰 ,张开两只利
图3-22 天津市杂技团演出
《滑稽跑驴》
爪,抓起王子来个旋转几周的大轮平,顺手把“王子”抛起摔在地上。一系列可笑的夸张动作,能产生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这一节目曾在首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杂技滑稽邀请赛”中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