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曲 艺
 
  第二章 曲 目
 
 
                       第二节 天津创作的曲目 ...回目录 
图2-25 曲艺作家左起:赵魁英、姚惜云、
王家齐、孟然、朱学颖、陈寿荪
  清代末年以来, 曲艺创作受到广泛的重视,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界人士和曲艺艺人,都积极参与新曲目的编演。 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曲艺作品,除了历史故事,都有从不同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曲目。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文化主管部门和曲艺界在积
图2-26 曲艺作家左起 前排:王允平、王鸣录、孟然、
张剑平、朱学颖 后排:石世昌、张昆吾、李光
极组织曲艺演出活动的同时,大力开展创作活动,并涌现 出一批曲艺作者。他们遵循党的文艺方针,一方面进行传统曲目的改革,一方面抓紧新曲目的创作。几十年间,描写革命斗争、反映社会新风、歌颂英模人物,以及针砭时弊的作品,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 自1950年至1965年, 这类新作品就有570多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创作活动基本停顿。粉碎“四人帮”后,曲艺创作活动迅速兴起,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活动更加活跃。至1995年,共改编传统曲目8 1件,创作曲目786件。这些新作品的面世,受到普遍欢迎,其中有不少在天津市和全国会演、比赛中获奖。
  1919—1995年天津创作的曲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