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奖者 |
获奖曲目( 曲种) |
奖项名称(等级) |
颁奖部门 |
|
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会演 | |
1951       |
马三立、于枢海、张奎元、
小彩舞、林红玉、小岚云、
石慧儒、王毓宝、程玉兰、
刘文有、郭德荣、韩德泉、
祁凤呜 | |
 
优秀演员奖     |
天津市文化局       |
|
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
文化部 |
1952 |
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
《新事新办》(曲艺剧) |
音乐一等奖,表演三等奖 | |
|
全同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 |
|
卢成科 |
巧变丝弦 |
优秀奖 |
文化部 |
|
王殿玉 |
大擂拉戏 |
优秀奖 | |
|
全围职工文艺汇演 | |
1956   |
董湘昆   |
《治安模范孙桂珍》  
(京东大鼓) |
一等奖   | |
|
甄金堂 |
《铁姑娘》(山东柳琴) |
一等奖 | |
1976 |
全国职工曲艺汇演   | |
|
甄金堂 |
《欢迎光临》(山东柳琴) |
一等奖 | |
|
天津市青少年演员基本功汇报 | |
1976     |
张志宽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快板书) |
一等奖   |
天津市文化局     |
|
天津市鲁迅文艺奖 | |
|
朱学颖 |
《白妞说书》(京韵大鼓) |
优秀作品奖 | |
1978 |
石世昌   |
《和氏璧》(京韵大鼓)   |
优秀作品奖   |
天津市人民政府 |
|
张剑平 |
《应该不应该》(西河大鼓) |
优秀作品奖 | |
|
王鸣录 |
《聊天》(相声) |
优秀作品奖 | |
|
王允平 |
《金色的黎明》(天津时调) |
优秀作品奖 | |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 | |
|
常宝霆、段永祥 |
《一枝新花》(相声) |
创作一等奖 | |
|
王鸣录 |
《不正之风》(相声) |
创作一等奖 | |
1980 |
张志宽 |
《武松打虎》(快板书) |
表演二等奖 |
文化部 |
|
姚雪芬 |
《老李的婚事》(乐亭大鼓) |
表演二等奖 | |
|
高辉   |
《心中赞歌向阳飞》  
(天津时调) |
表演二等奖   | |
|
全国优秀短篇作品评奖 | |
|
王鸣录 |
《不正之风》(相声) |
创作二等奖 | |
|
刘梓钰 |
《霸王别姬》(相声) |
创作二等奖 | |
|
常宝霆、段永祥 |
《一枝新花》(相声) |
创作二等奖 | |
1980   |
刘文亨、王文玉  
王济 |
《追韩信》(相声)  
《悲壮的婚礼》(梅花大鼓) |
创作二等奖  
创作二等奖 |
《曲艺》编辑部、  
中央人民广播电 |
|
|
|
|
|
|
魏文亮 |
《百花盛开》(相声) |
表演三等奖 | |
|
朱学颖 |
《梅岭诗篇》(京韵大鼓) |
创作三等奖 | |
|
张剑平   |
《周恩来智斗杨以德》  
(单弦) |
创作三等奖   | |
|
全国 |
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 | |
|
何迟
苏文茂、马志存   |
《新局长到来之后》(相声)   |
创作特等奖  
表演一等奖 | |
|
石世昌
籍薇   |
《二泉映月》(梅化大鼓)   |
创作一等奖  
表演一等奖 | |
|
刘鹏、倪钟之
艳桂荣   |
《杨金化夺印》(两河大鼓)   |
创作一等奖  
表演一等奖 | |
|
工允平
高辉   |
《春来了》(天津时调)   |
创作…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1980 |
朱学颖
张秋萍     |
《火并王伦》(京韵大鼓)     |
创作一等奖  
表演二等奖   |
   
文化部 |
|
石世昌
郝秀洁   |
《鲁班学艺》(两河大鼓)   |
创作一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
王鸣录
常宝霆、白全福   |
《道德法庭》(相声)   |
创作二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
王允平
王素娟   |
《接婆婆》(河南坠子)   |
创作二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
王鸣录
侯长喜、王佩元   |
《满同春》(相声)   |
创作二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
张志宽、宋勇
张志宽   |
《神州擂》(快板书)   |
创作一等奖  
表演二等奖 | |
|
宋勇 |
《军营新歌》(快板书) |
创作一等奖 | |
1980 |
全国职工文艺汇演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
张万年 |
《邹忌谏秦王》(快板书) |
农演优秀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