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七章 戏剧艺术研究
 
 
  ...回目录 
  天津的戏剧艺术研究,在成为专门的学术活动之前,是散见于文人笔记、诗文中的一些叙及戏剧的文字,无专门论著,亦无专门刊物。1918年创办的《春柳》,是天津最早出现的大型戏剧月刊。
图1-46 天津出版的戏曲杂志《春柳》
该刊以“改良戏剧,针砭社会”为宗旨,发表剧本、戏剧评论及理论探讨文章 ,对推动当时戏剧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20世纪20年代开始,天津的报纸如《大公报》、《益世报》、《商报》、《庸报》等,均有戏剧副刊,并有《北洋画报》、《维纳丝》等文艺类刊物相继创办。这些报刊发表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章,对活跃戏剧艺术研究,促进天津戏剧舞台的繁荣,起到了一定
图1-47 汪笑侬
(原名德克金1858-1918)
的作用。
  天津早期的戏剧艺术研究机构,始自民间,属于社会团体性质的群众组织。清末民初,天津的一些社会文人联合有识之士,自愿结社,致力于戏剧的改良。他们鉴析旧剧目,编演新戏,以期维风化,正人心,移风易俗。例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的“移风乐会”,曾排演改良新戏《悔前非》 、《好男儿》、《醒世姻缘》 等戏 。 清宣统三年 (1911), 排演改良新戏《十全会》 (劝人行善)、《家庭教育》(提倡母教)、《治魔魂》(提倡人权)、《新教子》(提倡自由结婚) 。创办于辛亥革命前夕的 “ 戏剧改良社 ”,1912年由汪笑侬 (“ 同乐育化会 ”副会长)主持该社 ,提出 “ 移风易俗 、改良戏剧 ” 的口号,曾演出新编《 代善侠 》( 又名《 闭血针 》 ) 。 该社附设 “ 戏剧改良练习所 ”,汪笑侬任所长,提倡以新方法、新内容进行教学,培养戏剧专业人才。这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发起成立“ 社会教育俱乐部”,以编演新戏、改良风俗为宗旨,曾演出《潘烈士投海》;严范孙 、 林墨青主持建立 “ 艺剧改良社”,锐意戏剧改良。这些群众性戏剧组织所从事的活动,不仅推动戏剧的改良 ,还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良。
  1949年天津解放后,戏剧艺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戏剧艺术研究有了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