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三章 戏剧表演团体
 
                    第二节 解放后建立的戏剧表演团体 ...回目录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戏剧事业开始新的发展历程 ,戏剧表演团体以多种形式出现。其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把戏剧表演团体的建立和发展作为人民文化艺术事业予以重视,并加强领导和管理。
  解放后建立的艺术表演团体 ,最先是由解放区成长起来的革命文艺团体进入城市后 ,吸收城市进步戏剧团体和艺人加入,以革命思想和新的表演艺术影响、带动戏剧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于
  1951年成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下设相对独立的话剧团和歌舞团)。戏曲剧团则根据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先后建立起民主管理制度和改建成民间职业剧团,并遂步实行不同层次的“民办公助”办法 ,帮助他们端正演出作风 ,丰富上演剧目 ,提高演出质量 。1951年至1956年,先后建立起国家兴办的河北梆子剧团 、评剧团、京剧团和越剧团。1960年将邯郸豫剧院一团调入津市成立天津市豫剧团。1976年7月成立木偶剧团。1985年6月,在木偶剧团的基础上扩大成立儿童艺术剧团。1995年建立京剧院。市内有5个区于解放后分别建立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和北方越剧团。5个县曾于五六十年代先后成立评剧团或河北梆子剧团。
  几十年来,由于政治运动的开展、行政区划的变动、体制的改革等原因,院团体制不断有所变动,其名称亦随之更改。如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由话剧、歌舞合组改为独立建制;越剧团、豫剧团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越剧团在改革开放初期恢复后,1986年在市属院团体制改革中又停办。
  各区、县属剧团也不断发生变化。5个县剧团经过多次变动,到1995年只留下两个 ;原有十几个区属剧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被归并,有的调往外地,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销,有的因遇到困难解体。
  尽管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戏剧艺术团体不断有所变化,但在保留下来的团体中,剧目不断丰富,演出质量不断提高,团体和演员都经受了锻炼和考验。
  一、红风剧社
  红风剧社( 京剧共和班 )于1949年成立。初名“新艺剧社”,后易名“红风剧社”,团址在南市大舞台。团长李铁英,副团长闻占萍、陆安华,全团有演职员80余人。主要演员有李铁英、闻占萍、袁文君等。该团擅演以情节取胜的武打群戏,开打火炽,套路屡有翻新,间或辅以彩头,颇能吸引观众 。主演李铁英 ,工老生兼演武生 、红生及净角 ,并带头排演新文艺工作者编创的新戏或改造的传统戏,如《九件衣》、《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枪毙袁文会》、《白毛女》等。1956年初,应山西省太原市要求,将该团支援太原市。
  二、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1951年8月在天津群众剧社(原华北群众剧社)的基础上,吸收第三宣传队、天津工人文工团和天津青年文工团的部分专业人员组建而成。初建时为话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于一体的演出团体。首任院长方纪(兼),副院长王雪波、王莘、何迟(兼)。1954年,剧院音乐、舞蹈部分组建为“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话剧部分组建为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1959年两团各自独立建制,分别称“天津人民歌舞剧院”、
图1-29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雷雨》(1956)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从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到人民艺术剧院 ,先后演出《前夜》、《海河的十月》 、《曙光照耀着莫斯科》、《一仆二主》、《家》、《雷雨》、《骆驼祥子 》、《 钗头凤 》、《红色工会》、《 把一切献给党》、《霓虹灯下的哨兵》、《红岩》、《飞雪迎春》等数十部自编和移植的中外剧目。
  “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受到严重摧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剧院获得新生。剧院自己创作的新剧目数量多,质量高。1979年参加新中国成立30周年进京献礼演出自编的《婚礼》、《唐人街上的传说》,获文化部授予的创作、演出二等奖。1990年参加华北地区第一届话剧汇演,《唐明皇与杨贵妃》 、《欲望号街车》等3出戏均获优秀演出奖。《好人长在》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剧院还演出《 闯江湖 》、《 报童 》、《救救她》、《清宫外史》、《觉悟》、《梦》等一批新剧目,使天津话剧舞台再次出现兴旺局面。同时,还培养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著名导演赵路、方沉,演员孔祥玉先后担任该院院长。
  三、天津歌舞剧团——天津歌舞剧院
图1-30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右3)
在剧院指导排演《闯江湖》(1980)

  1951年建立的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设有歌舞剧团;1954年歌舞剧团改为歌舞团;1959年歌舞团扩建为天津人民歌舞剧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歌舞剧院改称“东方红歌舞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恢复“天津人民歌舞剧院”原名 ;1985年6月改建为各自独立的天津市歌舞团和天津市歌剧团;1989年恢复天津歌舞剧院建制。几十年来,该团的体制、名称多次变动,但对舞剧的创作、演出从未停顿。自1954年起,到90年代,先后创作、演出的舞剧有《 牧童 》、《石义砍柴》、《孔雀恋歌》、《太行红旗》、《二小放牛郎 》、《霓裳泪》、《神灯》、《精卫填海》等12部 ,世界经典芭蕾舞剧《 西班牙女儿 》、《斯巴达克》、《一千零一夜》、《天鹅湖》、《海盗》等7部,以及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 。《西班牙女儿》一剧曾多次赴京演出 ,并承担接待外宾的演出任务 ,受到中央领导人及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的赞赏。
  该院与院外作曲家姚盛昌合作创作的交响音乐史诗《东方慧光》,1994年5月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引起轰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观看后热情称赞说:“没想到你们的演出这么好,这是东方的智慧之光!我原以为是虔静的声音,而听到的却是发扬的声音,这声音使我震聋发聩。佛经上说,演大雷音,击大法鼓,以唤起被蒙昧的人们,使其得到启发和觉悟。你们的演出使我得到享受,受到了教育 。”1995年1月他为这一节目题字:“东方慧光”。
图1-31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赵朴初为《东方慧光》题字

  自1959年建院以来,担任该院主要领导职务的有曹火星、韩其和、孙振东、高久林。
  四、扶新京剧团
  扶新京剧团是1951年组建的私营剧团 。团址在南市共和戏院 ,主要负责人为张铭禄、赵松樵、董景阳(小盛春)。主要演员有赵松樵、刘汉臣、小盛春、华慧麟、杨麟芳、曹艺铸等,全团120余人。常演剧目有《佟家坞》、《追韩信》、《路遥知马力》、《风波亭》 、《 走麦城 》、《十八罗汉斗悟空》等。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 ,该团改为民营公助剧团。同年8月,天津市京剧团建立后,该团称作“天津市京剧团扶新分团”,1958年10月划归塘沽区,易名“天津市塘沽京剧团”。随后,董文华、尚明珠加入该团,成为新一代主演。1959年,该团编演的《 血战大沽口 》受到好评。1965年以新编现代戏《渤海渔歌》参加华北地区京剧现代戏调演。1970年该团部分演员调入新成立的市《海港》剧组,其他演职人员或转业或调入其他文艺团体,此剧团不复存在。
  五、天津市越剧团
  
天津市越剧团于1953年建立 。原为上海联合女子越剧团 ,1950年来天津演出后扎根天津。初由筱少卿、裘爱花担任正副团长。1953年改组为“民办公助”的越剧表演团体,改称“天津市越剧团”。1956年改制为国营剧团,市文化局派齐宝瑞担任副团长。齐离任后,先后由赵风、马格里担任正副团长 。主要演员有筱少卿 、裘爱花、邢湘麟、章飞飞、陈佩君、谢素云等。演出剧目主要有《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沉香扇》、《文成公主》、《云中落绣鞋》等。其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创作演出的《 文成公主 》,赴京演出受到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和赞扬。郭沫若、田汉、翦伯赞、谢冰心等还为演出题词或在报刊发表评论文章。《云中落绣鞋》于1961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发行国内外。
  该团经常活跃在天津、北京等地。曾先后于1960年和1964年两次回“娘家”上海和到南京、杭州等城市演出,受到当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中该团被迫解散。1979年恢复建制,1986年在天津市市属院团体制改革中停办。
  六、天津市京剧团
  天津市京剧团成立于1956年8月 ,是由以杨宝森为主演的北京“宝华社”与天津的“共和社”联合,吸收著名演员厉慧良和名票下海的丁至云等组建而成。杨宝森、厉慧良任团长,张利民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团长。主要演员除杨宝森、厉慧良、丁至云以外,先后吸收张世麟、周啸天、林玉梅、杨荣环等为主演。还拥有著名杨派老生程正泰,净行李荣威,里子老生哈宝山、曹世嘉,青衣花旦赵慧秋,丑行詹世辅、赵春亮、包式先等,演技精湛,各有所长,能演剧目较多,有的曾为全国京剧名角配过戏。该团还有全国著名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为首的强大乐队。以后又有杨乃朋、马少良、李莉、邓沐玮等青年演员接班,全团演职员160余人。
  该团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杨派”老生创始人杨宝森和著名武生演员厉慧良的演出,都具有独特风格;梅派青衣丁至云和程派青衣林玉梅,各有其代表剧目上演。该团常演剧目有《长坂坡·汉津口》、《挑滑车》、《艳阳楼》、《英雄义》、《钟馗嫁妹》、《马超》、《武松》、《雁荡山》、《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击鼓骂曹》、《贵妃醉酒》、《玉堂春》、《宇宙锋》、《乾坤福寿镜》、《 锁麟囊 》等。
  1959年创作演出的《火烧望海楼》,受到各界好评。1961年该团应邀赴京参加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专场演出此剧。1964年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六号门》,曾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1965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三条石》曾赴太原参加华北地区京剧现代戏调演。1979年以后,该团陆续演出经过整理、改编的《宇宙锋》、《银屏公主》、《玉莲盟》、《孙悟空大闹乾坤》等传统戏,以及新编现代戏《青山》、《汨罗怒潮》等。
  该团多次赴京为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多年坚持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58年、1980年、1981年先后赴朝鲜、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美国、加拿大等国演出,还多次去台湾演出。
  1995年8月该团与天津京剧三团合并,组建为“天津京剧院”,张杰任院长。
  七、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于1958年7月1日建立,首任院长王雪波( 兼 ),党支部书记闫凤楼兼任副院长,韩俊卿、王靭、银达子(王庆林)任副院长。
  剧院初建时,设一团、二团和小百花剧团。一团以原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一队为基础组建,主要演员有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王玉磬、宝珠钻。从成立至1966年,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排演《苏武》、《赵氏孤儿 》 、《 五彩轿 》等一批新编历史剧和《西吉滩》、《保定外围神八路》、《沙岗村》、《向阳川》、《血泪塘》等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二团是以原河北梆子剧团二队为基础组建,主要演员有金月仙、王玉鸣、刘金秀、范笑三、杨兆利等。上演剧目有《画皮》、《九头鸟》、《孟姜女》、《薛刚反唐》、《杨八姐游春》等。1959年末,二团建制撤销,大部分成员并入一团,其余与沧州地区河北梆子剧团、天津地区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红鹰剧团”,亦隶属于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剧团是在河北梆子剧团少年训练队的基础上,抽调天津市戏曲学校河北梆子科部分学生合并组成,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7岁。当时,是实验性质的剧团,既是表演团体,又是艺术教学单位,以“继承优秀传统、不断革新创造、吸取百家之长、树立独特风格”为办团方针。该团在继承河北梆子传统艺术的同时,曾派出几批学员分赴山西、河北、河南和北京等省市向兄弟剧种学习独特剧目和绝技 ,借以丰富河北梆子的表现力 。主要演员有刘俊英、闫建国等。1959年以新编历史剧《荀灌娘》参加国庆十周年进京献礼演出,后赴东北三省和两湖、两广等地演出。该团曾多次进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1961年,因行政区划变动,红鹰剧团撤销,部分留津人员与从小百花剧团抽调的部分人员合组青年剧团。青年剧团1963年撤销,大部分人员归入剧院一团。1966年,一团与小百花剧团合并,“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 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 ”。1980年3月恢复剧院建制,分设“ 一团”、“小百花”两个表演团体。
  八、天津评剧院
  天津评剧院由天津市评剧团 、进步评剧团、民艺剧社于1958年合并组建而成。设一团、二团、青年团3个表演团体和少年训练队。首任院长刘文卿。主要演员有鲜灵霞、新翠霞、六岁红、筱玉芳、李文芳、羊兰芬、莲小君、小花玉兰、小鲜灵霞、孔广山、李福安、单少峰、汪德华、小月樵、王鸿瑞、王宝坤等。一团以演出传统戏及新编历史剧为主;二团以演出现代戏及近代历史剧为主;青年团以老演员带徒弟,边学边演,在艺术实践中培养评剧新人。少年训练队则以学习为主,安排适量的实习演出,为评剧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图1-32 评剧表演艺术家鲜灵霞演出《杜十娘》

  该院建立后 ,先后创作 、改编并演出《 刘胡兰 》、《爱情》、《渤海怒涛》、《青春之歌》、《红色桥梁》、《鸿顺里》、《张士珍》等一批现代戏;同时,对《牛郎织女》、《包公三勘蝴蝶梦》、《杜十娘》、《回杯记》、《珍珠衫》、《二度梅》、《夫人城》、《宝龙山》等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和改编。现代戏《 张士珍 》参加1960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现代剧目观摩演出;现代戏《刘文学》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戏曲会演;经过改编的传统戏《包公三勘蝴蝶梦》,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发行。
  “文化大革命”期间,评剧院改为评剧团,院领导和主要编导、演员受到批判,有的被停止工作,名演员鲜灵霞被批斗致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9年评剧院恢复原建制。曾被批判的院领导和老艺术家得到平反和恢复工作后,积极投入剧目创作、改编和移植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
  80年代至90年代,评剧院先后参加中国艺术节、文化部举办的振兴评剧交流演出、纪念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诞辰120周年暨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等重要演出活动,所演剧目都获得奖励。
  近年来 ,天津评剧院的一批后起之秀茁壮成长 ,如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王瑾、郭美美、王有才、高金元、孙桂荣、谢彦飞、李克泰、田学朴等。他们主演的《她回来了》、《两家福》、《闺女大了》、《救救她》、《村南柳》等新编现代戏和《杨三姐告状》、《花木兰》、《祥林嫂》、《双烈女》、《回杯记》、《杜十娘》、《三滴血》等重新加工的剧目,在多种名目的戏曲展演、会演中获奖。
  在党中央强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指引下 ,天津评剧院于1995年7月进行了机构调整。新组建的评剧院一团演出的《秦香莲》,排出了全团的最佳阵容,展示了“先继承、后发展”和延续流派、发展流派,保持天津独有的评剧艺术风格所取得的成就。新组建的评剧院青年团,集中优秀人才60余人,把学习、排演传统戏作为重点,培养人才,向着整体接班的目标发展。
  九、天津人民歌舞剧院歌剧团——天津市歌剧团
  1959年建立的天津人民歌舞剧院设有歌剧团 。到1965年的7年中,先后排练演出的新歌剧有《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红霞》、《刘三姐》、《江姐》等。同时,还创作演出了《义和团》、《向秀丽》、《王杰赞歌》等新歌剧。《义和团》两次复排,在天津、河北、山东演出,引起强烈的反响。山东一位主管文化工作的负责人在济南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走上舞台说:“这部歌剧题材好,编得好,演得好,很有教育意义。”1962年,该团携《白毛女》和《货郎与小姐》两部戏在河南省巡演三个半月,转而又到山西演出,盛况空前。
图1-33 天津人民歌舞剧院演出《洪湖赤卫队》(1962)

  阿塞拜疆的著名轻喜歌剧《货郎与小姐》,前后复排三次,累计演出200余场,足迹遍及津、京、冀、蒙、晋、豫、苏、鲁,创下了歌剧团单剧上演最多的记录。1965年该团创作演出的《煤店新工人》、参加“华北地区歌剧话剧汇演”获奖,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歌舞剧院改称“东方红歌舞团”。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天津人民歌舞剧院,恢复了歌剧团。1985年6月,该团独立建制,定名为“天津市歌剧团”。在这期间,该团排演了天津作家航鹰创作的新歌剧《喜事的烦恼》。此后,陆续排演了歌剧《泪血樱花》、《银杏树下的爱情》、《广夏抒情曲》、《三个女儿的婚事》和《芳草心》等。还排演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由韩伟、王泉编剧,云翔、孟震、辰午作曲,于淑珍、关牧村主演的歌剧《宦娘》,取得成功。90年代重排《江姐》,引进竞争机制 ,主要演员全院选聘 ,号召大家以江姐的革命精神排练《江姐》。演员竞争上岗,在排练中认真体会和深入角色,无数次的热泪都是从内心深处流出的。演出中,演员热泪盈眶,观众热泪滚滚,经久不息的掌声反映了观众对英雄们表示的崇敬之情。
  该团多次出国演出。1966年、1977年两次赴日本,1982年赴英国、北爱尔兰、塞浦路斯,1985年赴澳大利亚。所到之处都受到欢迎,演出受到好评。
  自1959年建团以来,担任该团主要领导职务的有:李平、王惠芬、袁辰午、王泉、黄幼韦。
  1989年6月,该团与天津市歌舞团合并建立天津歌舞剧院。
  十、天津市豫剧团
  天津市豫剧团成立于1960年 。该团原为河北省邯郸专区豫剧院一团( 其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冀鲁豫大众剧社”,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华北民艺社”),调入天津后,团长为杜德秋,副团长胡国华、赵鑫亭。剧团来津时主要演员有董玉兰、宋慧玲、常金钟、徐秀英、黄秀兰等;1962年调入被观众誉为“豫剧皇后”的陈素贞以及赵玉麟等。
  该团在津成立后,先后排演剧目共200多出 ,主要有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卷席筒》、《叶含嫣》;创作剧目《天波楼》、《景廷宾》;移植剧目《血泪仇》等。除在天津演出,还曾到河南、河北、湖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巡回演出。
  该团在艺术实践中,注意唱腔和音乐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受到观众欢迎和行家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豫剧受到排斥,该团被撤销。
  十一、天津市京剧二团
  
天津市京剧二团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组建的天津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海港》剧组的基础上建立的。
  1970年6月初 ,天津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决定从建华京剧团、建新京剧团及塘沽京剧团抽调演员,加上市属剧团部分成员共70人,组成《海港》剧组,称“天津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海港》剧组”。负责人是来自塘沽京剧团的团长李存体。不久李存体调回塘沽区,改任刘德为剧组革命委员会主任。剧组住址在天津音乐学院( 后迁至和平区张自忠路 ),全体演职员集中食宿。当时正值全国掀起宣传、推广“样板戏”的高潮期间,剧组成立后全体人员即赴上海京剧院学习《海港》剧的表演,历时两个月。返津后的半年时间内,只演此剧。由李莉、尚明珠主演。先后在人民剧场、华北戏院、第一和第二工人文化宫等剧场共演出100余场。
  1974年6月,该剧组改名为“天津市京剧二团”,郝秀明任团长 。二团建立后,排演了现代戏《盘石湾》、《苗岭风雷》、《红云岗》。剧团除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的庆祝演出活动,还随天津市慰问团到天津钢厂、重型机器厂、棉纺厂等工厂,宝坻县、静海县、南郊区的农村,以及北京部队,为工农兵慰问演出。
  1976年10月粉碎“ 四人帮 ”后 ,剧团排练上演传统剧目 ,有董文华主演的《十八罗汉斗悟空》、《五百年后孙悟空》和尚明珠主演的《红娘》、《秦香莲》等。1979—1983年,剧团携带这些剧目先后赴东北三省和河南省巡演,均受到欢迎和好评。
  1985年12月,在全市文艺体制改革中,二团建制撤销。全团人员分流到天津市京剧团或另作安排。
  十二、天津市京剧三团
图1-34 天津市京剧三团演出《浊世恩仇》

  天津市京剧三团成立于1974年,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天津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红灯记》剧组,有演职人员100余人。主要负责人是赵风、李经文、张书和;主要演员有赵慧秋、王则昭、刘志广、张韵啸、杨荣楼、李经文、康万生、张幼麟、苏德贵、刘明珠、马少良、武广江、胡小毛等。创演的历史题材剧目有:《红灯女儿》、《沉香扇》、《清宫秘史》、《三喜图》、《鉴湖女侠》、《三请樊梨花》、《李鸿章》、《浊世恩仇》、《金翅大鹏》、《包公摆宴》、《董小宛》;现代题材剧目有《万水千山》、《清明雨》、《两千元》、《双相亲》等。常演的保留剧目为《四郎探母》、《大·探·二》、《玉堂春》、《长坂坡·汉律口》、《遇后·龙袍》、《铡美案》、《春秋配》、《宇宙锋》、《铡判官》、《挡马》、《战冀州》、《赤桑镇》、《挑滑车》、《文昭关》、《凤还巢》、《霸王别姬》、《秦香莲》、《艳阳楼》、《拾玉镯》、《红娘》、《穆桂英挂帅》、《探阴山》、《铁笼山》、《狮子楼》、《金翅大鹏》、《孙尚香》等。曾于1991年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1992年赴香港、日本演出,均获好评。该团的获奖剧目有:《双相亲》、《两千元》参加1982年天津市现代戏汇演获“优秀剧目奖”;《红灯女儿》、《包公辞朝》参加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剧目展演获“演出奖”;《金翅大鹏》、《董小宛》、《包公摆宴》参加1986年首届天津戏剧节演出获“演出奖”;《金翅大鹏》参加1988年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获“优秀新剧目奖”;《浊世恩仇》参加1989年第二届天津戏剧节演出获“演出奖”;《李鸿章》参加1994年第三届天津戏剧节演出获“剧目奖”。
  1995年,该团演职人员有118人。同年8月该团与天津市京剧团合并建成天津京剧院。
  十三、天津市木偶剧团——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
图1-35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木偶班学员在练功

  天津市木偶剧团建于1976年,设有木偶队、乐队、舞美队,全团编制70人,首任团长马格里。
  建团后即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剧目创编和演出实践。曾聘请木偶、话剧、声乐和舞蹈教师 ,对演员进行木偶操纵技术和表演艺术基本功训练,并排练了杖头木偶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1978年5月首次公演,获各方好评。
  1979年排演创作剧目大型神话剧《神笛》,参加了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布袋木偶队于1979年4月携带活动小舞台到一些小学、幼儿园演出,剧目有《老公公种红薯》、《小兔守门》、《半夜鸡叫》等,深受小观众的欢迎。
  1976年至1985年期间 ,先后排演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神笛》 、《嫦娥奔月》、《金银龙太子》、《火焰山》等大小剧目60余个。这些剧目除为天津的小观众演出,还先后到河北、北京、上海等地演出。该团的布袋木偶戏曾出访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1985年,木偶剧团扩建为儿童艺术剧团,设有儿童剧队、木偶队、木偶青年队和舞美队,全团编制120人,首任副团长赵连甲(团长空缺)。
  建团后,儿童剧和木偶剧两个艺术门类都有所发展。
图1-36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演出木偶戏
《金银龙太子》

  儿童剧先后排演了《 快乐的汉斯 》、《 淘气包奇遇记 》、《红蜻蜓》、《少年魂》、《周恩来在南开》、《少年霍元甲》及小戏《聪明的大公鸡》、《心愿》、《寒号鸟》等几十个剧目。
  木偶剧自1986年开始排练《龙涎珠》、《大肚弥勒佛》、《小老外在天津》等新剧目,使经常上演的剧目由原来的10几个增加到50多个。表演形式原有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两种,1994和1995年先后增添了提线木偶和扁担木偶,达到4种。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木偶剧演出场次年平均200余场,最多时达到400余场 ,观众年平均约20余万人次 。这期间 ,剧团每年都到市内各区和郊区、县演出。1995年,为落实中宣部倡导的“为农村送戏工程”演出任务,剧团跑遍天津市4郊5县,为农村孩子们演出170多场。同时期儿童剧还曾赴上海和北京等地演出 ,受到当地中小学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建团20年来,多次参加天津市文化局举办的“基本功汇报”、“献礼”等多种名目的演出,并多次获奖。在木偶剧团时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76年获天津市青少年基本功表演集体演;《神笛》1980年获天津市青少年演出二等奖;《嫦娥奔月》1980年获天津市青少年演出集体奖;《火焰山》1983年获天津市青少年演出基本功集体奖。木偶剧已成为天津戏剧舞台上的一个传统艺术门类和知名品牌。
  1985年木偶剧团扩建为儿童艺术剧团后,儿童剧、木偶剧获奖情况如下:
  儿童剧:
  ①《淘气包奇遇记》参加1986年天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获新剧目奖;演员张淑婕获新秀奖,张建琳获舞美设计一等奖。该剧1994年获天津市第三届戏剧节优秀编剧奖,张淑婕获优秀表演奖,孙文英获优秀配角奖。
  ②《红蜻蜓》参加1989年天津市第二届戏剧节演出获优秀演出奖;马路获优秀青年演员奖,张建琳获舞美设计奖。1992年参加全国儿童戏剧录像评比获一等奖;1993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
  ③《周恩来在南开》参加1991年天津市新剧目展演获新剧目奖;1994年和1995年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④《聪明的大公鸡》参加1991年天津市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演出奖;1993年参加全国课本剧录像评比获一等奖。
  ⑤《心愿》、《寒号鸟》参加1993年全国课本剧录像评比获二等奖。
  木偶剧:
  ①《龙涎珠》参加1986年天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王有为获“造型奖”,李忠良、潘宝林获“特技奖”,刘玉娟、马凌云获“新秀奖”。
  ②《大肚弥勒佛》参加1989年天津市第二届戏剧节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获一等奖,王有为获“造型奖”,张利荣获“音乐奖”,吴家锐、李忠林、王梅、刘玉娟、李明、刘霞、黎福兰获“表演奖”。
  担任过该团领导职务的人员,木偶剧团时期有田树怀、张留记、陆鸿书、任大星。该团于1985年扩建为儿童艺术剧团后有冯素贞、苗维成、王毅、孙世星、唐海宴。
  至1995年,该团有演职员120人,副团长(团长空缺)刘乃刚。
  十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图1-37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创作演出的
新编历史剧 《曹操父子》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建立于1984年8月 。演员队伍为天津市戏曲学校京剧科1981年毕业后留校进修3年的学生 。他们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师承。该团的建立,得到市长李瑞环的关怀与扶持。在他的倡导下,聘请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担任该团的艺术总顾问,并委托他牵头 ,组织一支由国内一流表演艺术家组成的教师队伍。自1986年6月开始,对该团演员实行“百日集训”,激励青年演员刻苦练功学戏,成绩显著。自此坚持每年暑期办集训,一批尖子人才如王立军、雷英、张克、孟广禄、兰文云、刘桂娟、李佩红、刘淑云、石晓亮等脱颖而出。十余年间,先后有数十位全国知名的京剧艺术家袁世海、厉慧良 、关肃霜、张春华、张云溪、谭元寿、叶少兰、马长礼、李世济、吴素秋、刘雪涛、王金璐、程正泰、张学津等来团执教和指导排练,并分别接收各自行当的青年演员为徒,使他们在业师们的严格督导下稳步提高,日趋成熟,不少人成为受海内外观众瞩目的京剧新秀。剧团也成为实力雄厚、行当齐全、剧目丰富、流派纷呈的一支年轻的京剧劲旅。全团有在编演职人员108人 ,其中高级职称37人。该团建立10年来,除在天津演出外,曾到国内不少城市巡回演出;多次参加国内重大戏曲演出活动和戏曲大赛,并获奖;多次进京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乔石、刘华清等作汇报演出。还多次应邀到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泰国、秘鲁、阿根廷、墨西哥、古巴等国家访问演出。所到之处,
图1-38 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右二)和戏剧家
吴祖光(右一)祝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出成功
均能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并被誉为“中国京剧之希望”。
  该团排演的优秀传统剧目有百余出;新编剧目有《凤吉公主》、《锦袍情》、《马嵬香销》、《截江夺斗》、《曹操父子》、《岳云》等。其中,《锦袍情》、《马嵬香销》参加全国京剧青年团( 队 )新剧目汇演获“优秀剧目”奖;《曹操父子》、《岳云》参加首庙中国京剧艺术节演出分别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优秀剧目奖”和“示范演出奖”。
  至1995年,先后担任该团领导职务的有马超、李向军、孙亭福、刘同达、李文华、刘玉华、白晶环、李树元、高寿鹏、何文茂、李文藻等。
  十五、天津京剧院
  天津京剧院于1995年8月成立 。该院是由原天津市京剧团、原天津市京剧三团合并组成。张杰任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副院长李树元、刘益民、周德仁 ;有演职员254人。
  该院分设两个演出团。一团团长刘守仁。有演职员136人,主要演员有杨乃彭、李莉、邓沐玮、张学敏、王平等。二团团长张振宇;有演职员118人,主要演员有李经文、康万生、张幼麟等。
  建院初期,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大·探·二》、《四郎探母》、《秦香莲》、《挑滑车》、《长坂坡·汉津口》、《春秋配》、《安天会》等20多出;新编、整理的剧目有《血砚记》、《岳飞与杨再兴》等。
图1-39 天津京剧院演出《大·探·二》

  1995年11月,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该院作了展示性演出,剧目是《大·探·二》,由杨乃彭、邓沐玮、张学敏主演,受到好评。
  十六、宁河县评剧团
  宁河县评剧团的前身是1951年由河北省唐山艺新剧社分出后命名的“宁河县艺新剧社”,有演职员30人,社长韩凤璘。当时演出,要聘请外地的流动演员(如筱俊亭、鲜灵霞、花灵霞等)担任主角。1954年该社改名“ 宁河县评剧团 ”后,一些名角如吴艳霞、王曼玲、花金香等来团或挂牌献艺。1958年剧团演职员发展到60多人。1959年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宁河县评剧团并入汉沽评剧团 。1962年宁汉分设 ,剧团人员返回18人,恢复宁河县评剧团,李筱舫任团长。一年后剧团发展到50多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初),该团解散。1969年县革委会决定召回原评剧团人员,并接收一些文艺人才,共50多人,组建成“宁河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歌舞节目和学演“样板戏”,1980年发展到70多人。这期间,市文化局和县文化局拨专款扶植该团,使该团演职员倍受鼓舞,全团上下心齐气顺,情绪空前高涨。1985年以后,演出市场不景气,部分演职员离团改行。1987年11月,县领导决定剧团停止活动,演职员另行分配了工作。
  该团在50年代演出的剧目有《珍珠衫》、《茶瓶汁》、《杜十娘》、《万花船》、《花木兰》,以及《雷雨》、《刘巧儿》等20余出传统戏和现代戏;60年代演出《南海长城》 、《劈山救母》、《艺海深仇》 ,“样板戏”《沙家浜》、《龙江颂》和话剧《艳阳天》等;70年代后期演出《十五贯》、《秦香莲》等大型剧目和《三岔口》、《打金枝》等折子戏。1978年5月在天津市劳动剧场演出《秦香莲》,场场爆满 ,自此使饰演秦香莲的演员冯旭芳崭露头角,并使此剧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
  70年代初该团以12辆板车组成活动舞台深入农村演出,深受农民的欢迎。该团还曾到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东北地区几十个剧场演出,都受到好评。
  1986年该团排练本县文艺干部任宜芳创作的评剧《养蜂人传奇》,参加天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获“优秀演出奖”。
  十七、宝坻县评剧团
  宝坻县评剧团于1956年6月成立(前身为天津市评剧团新新分团),有演职员65人 。肖凤翔任团长,张瑞祥、张奈何、于德明为副团长。当时演出传统剧目,主要有《秦香莲》、《吕布与貂蝉》、《御河桥》、《相思树》、《茶瓶计》等,还有该团编剧高冲、彦玉林分别创作的《烽火戏诸侯》、《千金冤》两出大戏。3名主演爱令君、新玉霞 、筱少芬分别饰演这几出戏的主角,体现流派特点,颇受观众欢迎。这期间剧团的演出相当活跃,据两年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演出250场(城镇剧场120场,农村野台子130场),观众38万人次 。1958年底,香河县与宝坻县合并,两县剧团也随之合并。1962年11月两县恢复分设,剧团归属香河县。
  1964年6月,天津市河西区联合评剧团下放给宝坻县 ,使宝坻又有了剧团,定名“宝坻县评剧团”,有演职员70人,杨云飞任团长,张永昌、筱桂云、王桂发为副团长。当时,县委书记张子明十分重视剧团建设,强调以演现代戏为主。剧团排演,《 海防线上 》、《 南方来信 》、《夺印》、《向阳商店》、《八女投江》、《江姐》、《龙马精神》、《木匠迎亲》等20多个剧目。筱桂云、彭兆茹、史美蓉、王桂发、薛玉、马亮、崔建云、秦利和分别饰演主角 。剧团面向农村 ,演出频繁,县领导拨专款为剧团购置流动舞台等装备,使剧团锦上添花。“ 文化大革命 ”期间(1968年初)剧团解体。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初建立“宝坻县文工团”,有演员30人,尚仲平任团长,顾春兰为副团长。文工团最初只演歌舞和戏剧选段、选场等小型节目。半年后文工团改为评剧团,排演《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和《杨八姐游春》、《秦香莲》等大型剧目,不仅面向农村为农民演出,还曾到天津市“延安剧场”、“凯旋礼堂”、“劳动剧场”等场所演出,受到欢迎。这期间,该团排练的《李三娘》、《三上轿》、《打金枝》、《小姑贤》以及现代戏《李双双》等20多个剧目,不仅走遍宝坻大地,还曾到香河、武清、玉田等县演出。
  1986年,该团排演该县文化馆干部王文煜、王玉华创作的大型现代评剧《张妈买驴》。此剧参加天津市首届戏剧节演出获创作一等奖,导演二等奖、优秀演出奖、优秀配角奖。天津市市长李瑞环观看演出后,鼓励大家为振兴评剧继续努力。同年12月间,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专程来宝坻观看此剧,上台看望演员并讲话。随后,文化部给该团拨来专款6万元购置音响等设备。1990年该团遇到困难解体。
  十八、静海县评剧团
  海县评剧团于1956年6月成立,团长何文豪 。该团前身为1950年建立的天津市新进剧社。1958年青县与静海县合并,剧团改称“静海县评剧二团”,团长薛雅,1961年恢复原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团解散。1969年4月 ,以原剧团11名青年演员为基础,接收30多名学员,组建成“静海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0月改名“ 静海县京剧团 ”,时有演职员40余人。1970年剧团为适应排演现代京剧的需要,增加管弦乐队和特技设备,演职员增至60余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团恢复为评剧团。
  该团先后排演的剧目有现代戏《小女婿》、《刘巧儿》、《夺印》等;评剧传统戏《秦香莲》、《白蛇传》、《牧羊卷》、《杨八姐游春》、《大英杰烈》等;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红云岗》、《盘石湾》等,共计30多个。担任这些戏的主要演员分别为:卢平、王友平、筱秋影、张玉珍、王流芳、祖孝信、孙海林、刘恩义等。1978年10月《白蛇传》一剧在天津市“红卫兵剧场”创连演20天的好成绩。由卢平、王流芳主演的现代评剧《山鹰》在天津市河北区文化馆剧场、河西区工人俱乐部、红桥剧场演出,观众反响强烈,市委领导观后给予高度评价,市属剧院团曾观摩演出。
  自1970年开始,该团演出面向农村,并坚持拉车下乡,为农民送戏上门。他们自制的10辆板车,分载全团的服装、道具、布景、乐器及演职员的行李。演职员自己拉车,每到一地,板车拼接起来就是舞台,解决了农村演戏搭台难的问题。仅1971年至1973年,该团走遍全县27个乡镇、300多个村庄,行程一万多华里。此举受到河北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曾在静海县召开现场会,推广该团的经验。《河北日报》就此发表《活跃在农村的一支文艺轻骑兵——记静海县拉车剧团》的专题报道;《天津农民报》发表《板车剧团》一文;天津电视台记者随团采访,并作了报道。
  该团由演现代京戏恢复排演评戏传统剧目后,一些老演员相继回团,演出活动增多,仅1978、1979两年,共演出481场,观众53万人次。
  进入80年代后,该团将板车舞台改成汽车舞台,演出剧目有传统戏《秦香莲》、《凤还巢》和现代戏《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等,年均演出130场左右。
  1974年该团创作的剧目《碱滩风云》,1986年创作的评剧《离奇的婚礼》,1989年创作的大型历史剧《一代天骄》,分别参加天津市戏曲汇演和天津市第一、第二届戏剧节演出均获“演出奖”。1991年举办的全国中青年评剧大赛,该团演出的《秦香莲·大堂》一折,扮演包拯的杨振斌获“表演一等奖”,扮演秦香莲的李玉梅获“配角奖”。
  1995年,该团有演职员68人。刘恩义任党支部书记;桑俊河任团长,张建平、赵德起为副团长。
  十九、武清县小小百花剧团
  武清县小小百花剧团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为1961年组建的武清县少年河北梆子剧团,当时有演职员90余人。同年,天津市小百花剧团将一些人员下放到武清教戏,因师承关系,该团遂改名为“武清县小小百花剧团”。1963年开始营业性演出 ,日平均演出收入1200元(票价0.2元),是该团的兴旺时期。1965年全团人员下乡参加“四清”运动,一年后返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团于1968年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职员减少到50人。1969年更名为“武清县京剧团”。1972年改名“武清县河北梆子剧团”。1976年该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定编30人。到80年代,演出活动趋于活跃,例如1985年该团演出228场,观众27万人次。
  该团在不同时期排演的不同剧种、不同题材的剧目共有60多个。建团初期有河北梆子传统戏《秦香莲》、《喜荣归》、《三岔口》、《辕门斩子》等;之后有《蝴蝶杯》、《宝莲灯》、《白蛇传》、《打金枝》等;60年代中末期有河北梆子现代戏《社长的女儿》、《龙马精神》、《丰收之后》和移植“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70年代有京剧《龙江颂》,河北梆子《渡口》、《审椅子》和杂技剧《地道战》等;80年代有河北梆子传统戏《佘赛花》、《窦娥冤》、《南北合》和昆曲《孙悟空闹龙宫》等。
  该团成立后,立足本县开展演出活动,还曾到天津市的区县和河北省的唐山、廊坊、遵化等10多个市县及北京地区演出,所到之外,都受到欢迎,演出受到好评。
  该团于1964年创编的剧目《神枪姑娘》参加河北省天津地区自编自演现代戏汇演获第二名 ,该剧在当地和外地巡回演出达300余场。1982年该团参加天津市青少年戏剧演员基本功汇报演出,蓝万玲(闺门旦)表演的《投县》获二等奖,岳春燕(花旦)表演的《柜中缘》获三等奖,王恩举(武生)表演的《闹天宫》获三等奖。
  1986年起该团演出场次开始下降。1988年4月该团被撤销,演职人员被分别安置在文化部门和工商系统。
  历任该团领导有刘国英、李玉泽、姚贵、李志君、余书龙、张恩锡、艾浦田、尚仲平、王恩增等。
  二十、蓟县评剧团
图1-40 蓟县评剧团为山区农民演出

  蓟县评剧团是1980年在县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的 ,有成员80人左右 ,隶属县文化局,为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历任团长为高达银 、高英、易春英 。该团以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办团宗旨和工作方向,坚持送戏到山村。他们自制的由几辆大板车组成的流动舞台,走遍全县的村寨,年平均演出400场以上 ,被群众称为自己的“庄户剧团”。演出的剧目既有《 茶瓶计 》、《白蛇传》、《拾玉镯》、《秦香莲》、《花木兰》、《谢瑶环》、《人面桃花》等传统剧目,也有《小二黑结婚》、《 小女婿 》、《刘巧儿》、《 李双双 》、《祥林嫂》、《凤落梧桐》、《燕谷奇花》、《桃花》、《渔塘梦》等现代戏。其中《桃花》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创作奖、音乐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渔塘梦》参加1989年天津市第二届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创作奖和“ 优秀演出奖 ”。两剧主演易春英两次均获“优秀主角奖”。1994年以移植剧目《大祭桩》参加天津市第三届戏剧节演出获“特别演出奖”。该团长期为农民服务成绩优异,受到各方好评。
  1980年团长高达银被评为“ 全国文艺先进工作者 ”,出席了文化部召开的表彰大会。1990年团长高英获天津市总工会颁发的“七五”立功奖章。1982、1988、1994年该团3次被中共天津市委 、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集体”、“先进集体”;市文化局、中共蓟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曾先后给该团颁发锦旗、奖状和奖金。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为该团录制的专题片《庄户剧团》,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
  该团重视人才培养,主演易春英被观众誉为“农民艺术家”,连续四届被选为天津市人大代表。有多名青少年演员在天津市“文艺新人月”和戏剧表演大赛中获奖。
  该团走出蓟县,先后到宝坻、武清和河北省的一些县市,以及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演出,均取得较好的效益。1995年11月,该团应邀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参加文化节演出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
  天津解放后建立的部分戏剧表演团体变动情况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