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二章 剧目
 
 
  ...回目录 
  天津自有戏剧演出活动后 ,在三四百年间上演的多个剧种的剧目 ,总共有千余部之多。其中出现最早的是昆曲、弋腔和老秦腔,以及源于徽、汉的皮黄腔。清乾隆年间(1736-1795)山陕梆子传入天津后 ,逐渐发展为河北梆子(卫派梆子);清道光初年(19世纪20年代)京剧和评剧的前身“莲花落”传入天津;话剧(原称“新剧”)出现在1906年;1915年出现了文明戏;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曲艺剧。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戏剧工作者的思想局限与艺术追求的制约或影响,多数剧种的剧目都是良莠并存。惟有话剧,绝大多数剧目都是反映社会现实,贴近群众生活和针贬时弊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多数剧种的剧目虽不断有增减变化,但良莠并存的现象一直持续着。直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倡导创作新剧目和对旧剧进行革新,才逐渐舍弃了内容不健康、形象丑陋的旧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贯彻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新剧目的创作与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改编工作迅速展开。
  50年代,改编剧目、新编剧目、移植剧目频频出现。其特点是:歌颂新社会、褒扬新人新事新风尚、配合政治宣传成为戏剧创作的主流。当时出现的这类有代表性的剧目有《白毛女》、《大喜事儿》、《婚姻自主》、《一贯道》、《保卫世界和平》等。这个时期,挖掘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铡美案》、《 感天动地窦娥冤 》、《三上轿》、《打金枝》、《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1958年工农业生产战线开展“大跃进”运动,天津戏剧界也提出“大跃进”的口号,掀起创作与演出热潮。各戏剧表演团体都以“大跃进”的精神编写反映现实的剧本,许多剧团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编写并排练上演一个剧目。如:《在钢铁战线上》、《走在前面的人们》、《家庭妇女放卫星》等。这类剧目,只在当时起到配合形势的宣传作用 ,在艺术上多无追求 。与此同时及随后一段时间,挖掘整理和改编的传统剧目,由于精心创作,有不少成为后来的保留剧目。如:京剧《 长坂坡·汉津口 》、《狄青风雪夺征衣》,河北梆子《五彩轿》、《断桥》,评剧《包公三勘蝴蝶梦》、《回杯记》,越剧《孟丽君》、《云中落绣鞋》等。
  进入60年代后,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戏剧表演团体上演的多是革命历史和阶级斗争题材的剧目。如:京剧《芦花淀》、《艳阳天》,河北梆子《山地交通站》、《渡口》,评剧《刘文学》、《海岛女民兵》、《红心泵》,话剧《红岩》、《一心为革命》等。
  “ 文化大革命 ”期间,大唱革命样板戏的运动兴起后,天津的戏剧舞台全被“样板戏”所占领。当时,天津市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组建了《海港》、《 红灯记 》两个剧组,以此带动全市戏剧团体排演、移植“样板戏”。一时间,《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杜鹃山》等相继搬上天津的戏剧舞台。
  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被禁锢10年的京剧《六号门》解禁上演。随后,《火烧望海楼》、《朝阳沟》、《刘胡兰》恢复演出。一些剧团创作、改编了《清明雨》、《青山》、《八一风暴》、《洪湖赤卫队》、《园丁之歌》等。
  改革开放后 ,戏剧界思想大解放 ,戏剧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专业剧作者和各表演团体都积极投入创作,先后共创作200多个新剧目。一些优秀剧目如话剧《婚礼》、《真理之歌》、《周恩来在南开》、《领袖泪》、《好人长在》,京剧《一代元戎》、《金翅大鹏》、《天女散花 》、《马嵬香销》、《水涨船高》,河北梆子《金铃记》、《袁凯装疯》、《关羽认妻》、《方增光》、《月照槐树湾》,评剧《 祥林嫂》、《吕布与貂蝉》、《闺女大了》、《张妈买驴》、《村南柳》等,都是各剧种具有代表性的剧目久演不衰,并成为保留剧目。
  到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而出现的大文化市场的发展,使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原有的戏剧观众群体一部分被分流出去;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生活多被卷入歌舞、录像放映等新潮项目而不涉足传统戏剧,致使戏剧受到冷落。戏剧界为求生存和戏剧艺术的发展振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更新思想观念,抓新题材,搞大制作,不断创编新剧目,出现了京剧《探母吟》、河北梆子《朱砂梦》、评剧《夫人令》、话剧《唐明皇与杨贵妃》等受到好评的剧目。这些剧目虽都在戏剧节或重要演出活动中获奖,但进入市场演出,观众寥寥,形势并不乐观。对此,戏剧界仍将剧目作为争取观众以打开不景气局面的重要因素而积极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