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文明戏,最早出现约在1915年。它是在戏曲时装新戏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新剧”(话剧)的写实手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戏曲艺术形式。
一、文明戏的特征
文明戏的艺术特征主要是 :1、以编演新戏为主,尤其善于迅速及时地将时事新闻编排成戏;2、着时装(包括清装、洋装),分行当;3、剧情有头有尾,多采用平铺直叙,章回小说式的手法;4、乐器使用配文武场;5、唱腔大体上依据主要演员的特长来决定,或皮簧,或梆子,抑或二者同台并存,形成“两下锅”;6、继承了戏曲以幕表戏(过场戏)贯穿剧情的传统方法,同时吸收新剧的分幕用明场的方式。
此外,文明戏的唱段较少,每段仅4-6句 。小生使大嗓,很多戏借鉴了南派京剧的“五音联唱”法。由于不少戏是活词演出,人物之间对唱的衔接,一般是只定下辙口及起止,唱词则由演员随时自编。念白用京白而不用韵白。有时穿插用“倒口”(方言)。文明戏在“做”上,比较接近生活自然形态,一般不用程式动作(清装戏仍用台步、马趟子、走边等)。文明戏舞台演出一般比较严肃。而“打闹剧”则以即兴抓哏、滑稽、风趣为“噱头”,演出较为随意,一些低级趣味便掺杂其中。
1920年,朱侠影创办“警世社”(后改称“警钟社”),当时天津知名人士林墨青曾赠幛,上面书有“文明戏”三个金字。朱侠影以滑稽、风趣为特色的表演赢得观众。因此,警世社成立之初,便深受观众欢迎,使朱侠影及其剧社的声名大噪,从而推动了天津文明戏的发展。
从2 0世纪2 0年代至40年代中期 ,在天津演出文明戏的班社 ,最多时曾有十几个 。其中较著者有“警世社”、“正轨社”、“ 鸿萃堂新剧社”(后更名“张笑影新剧社”、“益世社”)、“义佛社”、“曙光社”、“鸿奎堂新剧社”、“春阳社”等。从业人员最多时曾有千余人。其中较著者有金仿古、朱孤雁、朱侠影、王慧影、英雪艳、毛鸣义、刘荣森(刘荫庭)、刘荣萱、筱侠影(杨麟芳)等。
二、上演的剧目
文明戏的重要班社,多拥有创作人员,如朱侠影、常可樵、筱侠影、吴菊隐、张笑声、林子英、乔铭勋等。他们除编撰单本戏,还编撰连台本戏。如《啼笑因缘》(6本);《茶花女》(8本)等。班社大都每隔数日即换演新戏。这一时期上演的剧目,有三种类型,即:时装戏、清装戏和洋装戏。初期主要是移植北京奎德社演出的时装新剧和改编新剧。后来一些剧社逐渐自编或改编小说、电影,有的则把一些报刊所载社会新闻、时事、故事编撰成戏,如《双烈女》、《 奇命案 》、《 煤筐奇案 》等。洋装戏一般是由翻译小说或外国电影改编而成。其中较著名的有《蝴蝶夫人》、《乱世佳人》、《茶花女》等 。史料记载文明戏的剧目多达600余出,但艺术上缺乏精雕细琢,且随演随丢,故可供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不多。另外,在迎合某些观众趣味以提高营业收入的思想支配下,也出现一些格调低下的剧目,这是后来文明戏没落的原因之一。
三、舞台、道具、服装、化妆
文明戏的舞台布景,初期用“守旧”的一桌二椅,后来发展为挂软片子(布景),上绘各种陈设或田园山水。20年代以后使用硬片子,并且有较复杂的各种大道具。有的剧团也用彩头,如:《 二孤女 》剧中的月牙铡刀,人头铡落,鲜血喷洒;《沈万三》剧中的聚宝盆,摇钱树,以及钞票、银元纷纷坠落等。
灯光的使用,已从单纯照明进展到有色灯光的运用,即所谓“五彩电光”。声响“效果”已开始使用仿声工具,增强声响的真实感。
服装以清装最为考究,顶戴花翎、朝服补子及朝珠缨帽等,务求其真。化妆均系素妆。神鬼类仿京剧扮相。
四、演出场所与演出活动
文明戏初期是在较小的戏园或搭棚、撂地演出。到30年代,可进入较大的游艺厅和中型剧场演出。再后,则进入北洋、春和等大戏院了。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是天津文明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天津的文明戏班社和从业人员最多,演出场次和演出剧目也最多。当时影响所及远达东北、西安、济南及沪、宁等地。筱侠影还曾应日本宝丽唱片公司邀请,与张笑声等赴日灌录了10部文明戏唱片。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 ,由于时局动荡 、市面萧条等原因,文明戏出现不景气。一些班社相继解散,有的迁往外地;一些重要演员谢绝舞台,有的改行转业,使文明戏的境况陷入低谷。到40年代后期,文明戏便从天津舞台上销声匿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