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一章 剧种
 
                       第七节 豫  剧 ...回目录 
  
  豫剧,亦称河南梆子。历史上此剧种在天津少见。1960年将原河北省邯郸专区豫剧院一团调来,成立天津市豫剧团,自此,天津市有了豫剧表演团体。
  该团的主要演员有董玉兰、徐秀英、宋慧玲等。1962年又调入主要演员陈
图1-20 天津市豫剧团演出《宇宙锋》
素贞和赵玉麟 ,剧团演出水平大为提高。陈素贞的表演细腻,注重刻划人物,长于水袖等技艺。她擅演的剧目有《叶含嫣》、《宇宙锋》、《三上轿》、《三拂袖》。
  10年间该团演出的剧目有200余出 。主要有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卷席筒》、《韩信拜帅》、《花打朝》、《叶含嫣》、《宇宙锋》、《小二姐做梦》等;创作剧目《天波楼》、《景廷宾》、《桃李同春》、《送山芋》等;移植剧目《血泪仇》等。
  与此同时,演员、琴师、鼓师和音乐工作者紧密合作,创作出不少新腔新调。如:传统剧目《春秋配》,原唱腔多用慢板“哭腔”唱法,经改革创新,唱腔音域加宽,音区上提,旋律高亢、跳荡,并加用许多顿音,从而加强了强弱对比及唱腔力度,突出了人物悲痛哀伤的情感 。在移植剧目《 黑旋风李逵 》中,男女演员同场运用“ 同腔异调”;在创新剧目《 刘海砍樵 》、《送山芋》、《桃李同春》等剧中,采用“同调异腔”;在新编历史剧《天波楼》中,采用不同调高穿插交替的演唱方法。音乐伴奏也有创新。如:《 柳毅传书 》一剧,“龙女三娘”的唱腔,只使用“闷子”(即喉管)伴奏;《新推磨》一剧,则使用管乐器伴奏。乐器的配置打破陈规,根据剧情需要,分别加进京胡 、坠胡 ,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这些改革创新,保持了豫剧音乐的特色,增加了现代审美情趣,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行家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期间,豫剧团被撤销。此后,天津不再有豫剧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