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一章 剧种
 
                       第六节 北方越剧 ...回目录 
  
  形成于天津的北方越剧 ,出现于1952年 。当时,受越剧舞台艺术影片《相思树》在津上映盛况的启发,有些小型剧团改演用普通话道白的越剧。最早的是群星歌剧团上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其曲谱既不完全同于原越剧,又保持较浓厚的越剧旋律特色,演唱既似越剧,又是北方语音,很受观众欢迎。这一演出,标志着“北方越剧”的诞生。
  一、在特定环境下诞生的剧种
  天津解放初期,存在着“清音社”和“小型活词剧团”。北方越剧的从业人员多来自这两类社团。
  “清音”行业的人员多是当时的歌厅、舞场和茶社中的演唱者。最多时(1951年)共有1100多人。“小型活词剧团”的成员多是自愿结合,演出话剧或歌剧。演出场所多为馆棚茶社或偏街僻巷的小型戏园,也有的“撂地”演出。演出的“脚本”多是根据小人书(连环画)、民间故事、电影故事等写出一个“梁子”,依此进行活词演出。演出内容和表演多有迎合低级趣味及庸俗不堪之处。也有的曾演出话剧《雷雨》、《日出》和歌剧《白毛女》、《赤叶河》等剧目。这些团体多则30余人,少则10余人。50年代初,先后建立的小型剧团有40多个。由于这些小型剧团演出格调低下,演出场所秩序混乱,群众反映强烈,要求取缔。1953年按照市政府的指示,由市文化局会同市公安局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管理,并在文艺工会配合下,建立了小型剧团改进委员会,开展宣传教育,进行整改,剧团数量有所减少。精简下来的人员由市劳动局联系安置到工厂、企业就业。
  二、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
  北方越剧在津出现后,为解决北方人不懂南音的问题,一些编导人员便从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的探索,在唱腔板式上,基本沿用越剧的传统板式,只在某些移植剧目或自编剧目中,创编一些新曲新腔,念白的语音改用北方语发声,这样,虽然演唱某些越剧传统剧目时显得不够贴切,但适应了北方人的欣赏习惯。
  北方越剧各团的乐队,大体上是七八个人。乐器配置由初时文场只有主胡、月琴、秦琴、小三弦、笛子等数件,武场仅有板鼓、小锣。以后文场逐渐增加副胡、二胡、中胡、大胡、琵琶、扬琴、唢呐、笙等;武场亦如京剧,配置了大锣、小锣、镗鼓、钹、饶等。60年代初排演现代戏,有的兼用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在音乐唱腔上,越剧都是女子班,男女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北方越剧则是男女同台,如何解决男女声的转调,是北方越剧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因受主客观条件限制,此问题终未得到解决。
  三、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团体
  伴随北方越剧这一新型剧种的形成,一度出现多个这一剧种的表演团体。具有代表性和存在时间较长的有4个。
  (一)互助北方越剧团 天津解放初期成立。后陆续从“群星”、“艺联”等清音社吸收一些演员。初时以演活词话剧为主,1953年开始用普通话演出越剧。
  1954年固定在河西区,归区政府文化科领导,定名为“ 互助北方越剧团 ”,指定演出场所在下瓦房新生剧场(今东风剧场)。主要演员有石芳、张虹、孙英杰、贾松涛、王艳君、任鸿志、宋文斌等。编导兼音乐和唱腔设计孙白纯。上演剧目以古装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为主。保留剧目有《梁祝》、《武大郎之死》、《西厢记》、《玉面狼》、《白蛇传》、《红楼梦》、《追鱼》、《琵琶记》、《打金枝》、《李慧娘》、《盘夫索夫》、《秦香莲》等。1958年排演了现代戏《春光曲》、《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等。1964年以自创的剧目《红旗商店》参加了全市现代戏会演。
  该团多年被评为区先进单位,主演张虹为区政协委员,王艳君曾当选为区人民代表。
  该团于1968年1月停止演出活动,1970年2月解散。
  (二)红云北方越剧团 前身是“凌云”小型活词话剧团,后由“红旗”、“艺联”等剧团和清音社转来一些演员。1954年归河东区政府文化科领导,定名“ 天津市河东区红云北方越剧团 ”。主要演员有徐兰君、王锦企、马香云等,谱曲杜连仲、方治平。剧目有《 秦香莲 》、《玉面狼》、《珍珠塔》、《武大郎之死》、《白蛇传》、《梁祝》、《香罗帕》等。
  1956年起,该团加大现代戏上演比重。据1958年到1964年统计,共排演现代戏69出,演出场次约占70%。剧目有《骆驼祥子》、《三月三》、《夺印》、《家》、《江畔遗影》、《苦菜花》、《中秋之夜》、《党员登记表》、《插翅难逃》等。也上演过清装戏《张汶祥刺马》、《杨乃武与小白菜》、《清宫外史》等。
  该团作过越剧传统唱腔如何适应现代戏的探索。1962年主演徐兰君去世,自此在上演北方越剧的同时,加演话剧,并先后吸收了话剧演员霍克家、王洪寿及导演董华等。1964年初开始演出《不准出生的人》等话剧剧目。
  该团于1965年1月解散。
  (三)群星北方越剧团 该团主要演员大都学过京剧,解放后曾在清音社表演京剧唱段。1952年后,清音社渐趋没落,其中有些演员加入“群星歌剧团”。几经分合变化后,以群星歌剧团为主体,于1954年3月改为“群星北方越剧团”,归南开区政府文化科领导。
  该团主要演员有:张韵宏、赵艾敏、唐素云、王颖兰等,谱曲陈英。上演的剧目主要来自越剧。1952年首演北方越剧《梁祝》,后排演《盘夫索夫》、《樊梨花》、《救风尘》、《牡丹亭》、《杨八姐游春》等。1954年后排演了《游西湖》、《沉香扇》、《辕门斩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柳毅传书》等;也曾上演现代戏,剧目有《风雪摆渡》、《消毒计》、《边寨风火》、《社长的女儿》等。
  该团除在市内演出,还经常送戏到农村、厂矿,并多次沿天津至山海关一线的城镇演出,曾远抵张家口市。
  该团于1964年12月解散。
  (四)红艺北方越剧团 其成员主要来自“ 天津女子话剧团 ”、“明光话剧团”等小型剧团。1954年固定在南开区,归区政府文化科领导。   1956年与城厢区“明光话剧团”合并,建立“红艺北方越剧团”归属红桥区艺术团( 红桥区艺术团共分8个队,对外各队皆称团,北方越剧系第8队)。主要演员有甘春丽、刘子娟、康英华、孙旋等,谱曲颜喜。
  该团上演偏重传统剧目 ,大多来自越剧 。其中较受观众欢迎的剧目有《玉面狼》、《盘夫索夫》、《天仙配》、《秦香莲》、《白蛇传》、《麒麟带》、《狸猫换太子》、《奇缘会》等。现代戏有《党员登记表》、《迎春花》、《敌后武工队》等10多出。
  该团除在天津市及郊县演出外,足迹遍及河北省数十个县。还多次受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委托,到红桥区回民居住区作慰问演出。
  该团于1964年底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