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戏 剧
 
  第一章 剧种
 
                       第三节 评  剧 ...回目录 
  
  评剧发源于冀东地区,自传入并形成于天津后,深受天津人的喜爱,是天津戏剧舞台的主要剧种之一。
  一、评剧形成
  
清末在天津流行的莲花路”,是评剧艺术的前身。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焘所著《津门杂记》记述了当年天津演出莲花落的情景。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西路莲花落艺人来津演出,剧目有《杨二舍化缘》、《卖水》、《王二姐思夫》、《小姑贤》等。当时,社会上层人士轻蔑民间戏曲,清政府视莲花落为鄙俚技艺而加以排斥,并多次禁演,莲花落班社屡遭驱赶。一些艺人在津只能以撂地、跑棚、串妓院、下书场等方式演出 。只有个别班社进戏园茶社演出 。如评剧奠基人成兆才等曾在金华茶园( 今延安剧场后 )、宴乐茶园(今河东区)等处演出,剧目有《小借年》、《借髢髢》、《小姑贤》等。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慈禧相继去世,清政府下令百日之内禁止娱乐性活动,许多莲花落艺人再次被逐出津。同年秋,成兆才、任连会等一批莲花落艺人重组班社,名为“ 京东庆春班 ”,立志改革莲花落艺术,仿照梆子、皮簧剧种,对伴奏乐队、服饰、化妆、表演等加以改造;同时改编、创作和移植新剧目,如《王少安赶船》、《花为媒》等,为评剧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宣统三年(1911),“庆春班”再次来津演出,进一步学习京剧和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增强了表现手段,发展了角色行当,使评剧开始独立成型。
  1912年至1917年,“ 庆春班 ”先后在晏乐、东天仙等茶园演出《斩窦娥》、《合家欢乐》等一批新戏,并在戏单上标出“京东庆春平腔梆子戏”的名目,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在评剧形成过程中,成兆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集演员、编剧于一身。他在改造莲花落创立评剧的同时,创作了百余部剧本,其中不少精品 ,至今仍在上演 。他的伙伴旦角男演员月明珠的扮相俊美,演唱出色,在津风靡一时,被誉为“月明珠调”而成为评剧早期男旦行当的第一个艺术流派。此外,评剧男旦金开芳、孙洪魁(艺名“丁香花”)和小生仉俊声在天津的演出,对评剧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开创性作用。
  二、女伶兴起,流派纷呈
  由于早期的平腔梆子艺人多来自唐山地区,语言、音调及演出风格,都有浓郁的冀东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所以当时在天津也称评剧为“唐山落子”。20世纪20—40年代,唐山落子在天津出现兴旺景象,促使天津许多坤书馆纷纷聘请落子艺人进馆教唱。于是,唐山落子成为天津坤书馆的主要演唱形式。其后,女艺人由初期演唱散段发展到演唱小戏乃至大戏,一些坤书馆相继改为以落子演唱为主的落子馆。后来在天津剧坛享誉盛名的评剧女伶李金顺、花莲舫、碧莲花、白玉霜、芙蓉花、爱莲君等人,都是从落子馆出身,在评剧形成初期脱颖而出的。女伶的出现,使舞台人物造型逼真,富于美感,既增强了评剧的表演艺术魅力,也扩大了剧目题材范围,使新编大型剧目不断出现。1930年前后,一些评剧班社纷纷进入剧场 、茶社 ,成为天津观众特别喜爱的新型剧种 。当时在津演出的班社不下十几个 ,著名的有“凤鸣戏社( 南孙家班 )”,“警世戏社(三个班)”、“复盛戏社”、“金花玉班”、“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山霞社”、“元顺戏社”等。
  在评剧形成初期 ,天津第一代女演员群体中 ,成就显著的是李金顺,她在评剧演唱艺术和音乐伴奏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评剧“ 李派 ”艺术。其代表剧目有《 马寡妇开店 》、《花为媒》、《王少安赶船》、《杜十娘》等。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演出了时装戏《爱国娇》,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九一八事变”后她息影舞台。戏剧家洪深赞扬她“是富于正义感的人”。
  与李金顺同年代的女旦角花莲舫也对评剧表演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表演十分出色 ,其代表剧目有《打狗劝夫》、《张彦赶船》、《李桂香打柴》等。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天津评剧舞台上名角迭出,流派纷呈,先后涌现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金灵芝、朱宝霞、李银顺、李宝顺、花玉兰、花月仙、钰灵芝、爱令君等一批女艺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后,东北许多评剧班社陆续进关,来到天津,使评剧在天津进入了一个兴旺时期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演员有刘翠霞 、白玉霜、爱莲君等。她们所创造的唱腔,各具特色,成为评剧史上继“李(金顺)派”之后,最有影响的旦角流派,即“刘派”,“白派”和“爱派”。刘翠霞曾被推举为“评剧皇后”。
  这个时期,天津许多大、中、小戏园及茶社都上演评戏。甚至一些京剧、文明戏演员为了生存,也加入了评剧班社。舞台上经常上演的评剧传统戏,新编、改编的历史剧和时装戏有上百出之多,演出盛况空前。
  三、三四十年代评剧状况
  30年代初期是评剧在天津的鼎盛时期,评剧“四大名旦”除李金顺外,爱莲君、刘翠霞、白玉霜先后早逝,给天津评剧事业带来不小的损失。但此时大批后起之秀已逐渐成长起来。如鲜灵霞、小白玉霜、新翠霞、花月仙、爱令君、朱宝霞、郭砚芳、筱玉芳、筱俊亭、李文芳、莲小君、小月珠、王素秋等。她们分别继承了“李”、“刘”、“白”、“爱”流派的演唱艺术,并结合天赋条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表演技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与此同时,许多优秀男性演员也脱颖而出,如张德福、刘兆祥、孔广山、杜洪宽、刘小楼、小月樵、李福安、单宝峰等。他们在评剧男声唱腔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推动了评剧生腔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评剧剧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编、移植、创作了一批古代剧目和时装戏,使评剧艺术更加成熟和繁盛。
  天津评剧蓬勃发展,影响至全国各地,外省市纷纷来人邀请前往演出。当时,天津的评剧班社曾赴北京、沈阳、哈尔滨、长春、丹东、大连、济南、青岛、烟台、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武汉等地演出。1935年爱莲君领衔的“爱莲社”首次进入上海,演出获得成功,使评剧在江南产生了影响。随后,白玉霜与钰灵芝到上海演出,上演剧目达百出之多。1936年,白玉霜以其优美的唱腔和传神的表演轰动上海滩,惊动上海报界。著名戏剧家洪深、欧阳予倩对白玉霜的艺术评价很高 ,誉之为“东方梅蕙丝”。同年7月,在洪深的支持下,上海的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白玉霜主演的评剧影片《海棠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统治天津时期,市场萧条,民不聊生,评剧市场也不景气。艺人们为了生活,勉强维持演出,使一些内容荒诞、迷信、色情等格调低下的剧目如《杀子报》、《拿苍蝇》、《纺棉花》、《戏迷小姐》等充斥舞台,失掉了评剧纯朴 、健康 、格调清新的艺术特色。为扭转评剧颓势,王律痕、吉宝亭等评剧艺人率先发起成立“天津评剧改进社”,排演《 竹报三喜 》、《七人贤》、《攀弓带》等一批新剧目。但终因上座不佳,不久即停演。各班社便采用大合作联合演出方式吸引观众,以支撑局面。
  1945年日本投降后,许多评剧名角聚集天津,使天津再度掀起评剧热潮。国民、天升、北洋等中型剧院都上演评剧,并有名角联袂同台献艺,影响颇大,曾显一时之盛。但好景不长,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评剧艺人迫于生计,有不少班社依旧坚持舞台演出,其中有小白玉霜的再雯社,喜彩莲的莲剧团,以及芙蓉花班、花月仙班、鲜灵霞班、筱玉芳班、李文芳班、小月珠班、花玉兰班、新凤霞班等20多个评剧班社。有些艺人到乡镇跑“帘外”,终日奔波,也有的兼作小买卖或弃艺务农。
  1946年,以评剧小生演员刘小楼为首的“正风评戏社”在津成立。该社阵容强大,角色齐整,演员通力合作争演新剧目如《梁红玉》、《潘金莲》、《杨乃武与小白菜》等。这时,还有20多个评剧小班社在谦德庄、鸟市、地道外、小王庄等地的茶园、戏棚中演出,这些演出只能勉强维持班社的生计。
  四、解放后的天津评剧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 ,从2月21日起 ,市内40多个评剧班社恢复剧场演出 。3月,正风剧社率先在天津评剧界第一个演出新编历史剧《九件衣》,盛况空前。随后全市17个大型评剧班社,相继演出此剧。
  同年4月,在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 ,评剧艺人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天津评剧改革会”,并决定以正风剧社为剧艺改革的试点。该社为集体所有的共和班剧团,先后担任正副社长的有张福堂、王玉堂、白云峰、孙芸竹(艺名“六岁红”)、孔广山等。主要演员有孙芸竹、羊兰芬、莲小君、新翠霞、刘小楼、孔广山等,由于该剧团在坚持创作、演出新戏方面一马当先,中央文化部曾邀请该剧团到北京演出交流经验,并授予“改革先锋,推陈出新”的锦旗。不久,在体制改革方面分别以鲜灵霞、李文芳、王素秋、小鲜灵霞、花月仙、筱玉芳、杨金香、张艳云、花迎春等为主演的“进步”、“民艺”、“捷化”、“火花”、“联合”、“前进”、“艺文”、“大众”等评剧社,先后废除了剧场邀角挑班、班底按日雇佣的包银制,由艺人们自愿结合成立共和班,并以班社为中心在固定的剧场演出。与此同时,吸收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充实到各班社,对评剧班社进行组织整顿和艺术改革。各班社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积极改革旧戏,大演新戏,清除了一些宣扬封建迷信和色情的剧目 ,以及丑恶的舞台表演形象 ,使评剧舞台面貌焕然一新 。
图1-9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翠霞、
莲小君演出《妇女代表》
从1949年初到1950年,全市各评剧班社配合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先后编演了《 九件衣 》、《九尾狐》、《枪毙袁文会》、《一贯道》、《王秀鸾》、《刘胡兰》、《祥林嫂》等60多出新戏。1953年 ,一部分优秀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筱俊亭、韩少云等支援了北京或东北地区,成为 当地评剧院团的骨干。同年,天津市文化局决定将“正风剧社”改为国营天津市评剧团 ;“进步”、“民艺”等剧社改为民营公助剧团。一些解放前流散到外地谋生和改行的演员 、琴师,陆续返津归队,使天津评剧艺人由500多名骤增到1000多名。
  这一年,天津市文化局建立了剧目组 ,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挖掘、整理、审定传统剧目,一些被埋没多年的剧目重现津门舞台。
  1954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天津市评剧团的《妇女代表》、《刘伶醉酒》,进步评剧社的《井台会 》获演出奖,《妇女代表》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获剧本奖。评剧演员鲜灵霞、孙芸竹、新翠霞、筱玉芳 、李文芳、孔广山获表演一等奖。
  同年8月 ,天津市评剧团改编演出了《 牛郎织女 》,连演130多场 ,轰动一时。1956年10月至11月,天津市评剧团赴朝鲜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带去的《牛郎织女》、《茶瓶计》、《杜十娘》等剧目,受到好评。其中,《牛郎织女》被朝鲜电影局拍摄成大型舞台纪录片。
图1-10 六岁红(孙芸竹)、莲小君
演出评剧《茶瓶计》

  1957年,根据文化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会议和“开放禁戏”的通知精神,天津市评剧团演出了《珍珠衫》、《雪玉冰霜》等20余出多流派的代表剧目,为评剧艺术流派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区级评剧社团上演了一些内容荒诞的坏戏,如《枪毙小老妈》、《杀子报》、《黄氏女游阴》等,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1958年11月 ,由天津市评剧团、进步评剧团、民艺评剧团合并组建成天津评剧院,全院共300余人 ,首任院长刘文卿,副院长张全和。剧院设一团、二团、青年团和少年训练演出队。该院荟萃了风格迥异的评剧名家,实力雄厚,流派纷呈,在全市乃至全国评剧界都有较高声誉。连同市区和塘沽、宝坻、静海、宁河等区县评剧团体,当时天津评剧界共有从业人员1500余人。
  同年,天津举办了现代题材评剧联合公演。此后一段时间,评剧编创人员创作改编及移植整理了现代题材的剧目40余部。其中比较优秀的有《 张士珍 》、《鸿顺里》、《 渤海怒涛 》、《 红珊瑚 》、《爱情》、《刘连仁》、《青春之歌》、《四川白毛女》、《南市风云》等。这批紧贴时代脉搏的优秀剧目,演出场次与观众之多和演出场面的火爆,成为一时之盛。现代戏的演出,促使各院团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各方面更加健全,使演出质量明显提高。当时,以上演传统戏为主的天津评剧院一团,先后演出了改编剧目《包公三勘蝴蝶梦》,重新整理的传统戏《宝龙山》、《回杯记》,以及移植剧目《 二度梅 》、《小忽雷》等20余部。其中《包公三勘蝴蝶梦》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舞台纪录影片发行全国 。1960年5月30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在中国大戏院演出《人间好》。当时正在天津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观看了此剧,看后曾给予指导,并与小演员李宝凤、王金章合影留念(据知这是梅兰芳最后一次来津)。同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年训练队演出大型儿童剧《刘文学》,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
  
图1-11 梅兰芳与李宝凤(右)、
王金章(左)合影
1961年,在“挖、整、创、移”的口号下,天津评剧院举办了传统剧目展览演出,恢复上演传统剧目30多出 。1962年,市文化局对评剧团体进行整顿,撤销和输送出一些剧团。自1964年起天津评剧院停止演出传统戏。
  五、“文革”对评剧的影响及其后复兴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天津评剧院改建为“天津市评剧团”,10年间只排演了《沙家浜》、《破雾扬帆》、《海岛女民兵》、《红大娘》、《审椅子》等反映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题材的剧目,一度曾改演京剧《沙家浜》。天津的评剧事业陷入困境。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评剧院恢复原建制,院领导和老艺术家们恢复工作。几年间,创作、改编、移植和挖掘整理60多个剧目,使劫后余生的评剧事业得到恢复和振兴 。其中主要有: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由马淑华主演的《祥林嫂》,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李秀云主演的《包公三勘蝴蝶梦》,在戏剧界引起轰动;由崔莲润主演的《花木兰》,成为观众喜爱的精品,并被天津电视台录像播放。这期间创作演出的现代戏《闺女大了》应邀到北京演出,受到文化部领导和北京戏剧界的好评,剧组被天津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宁河、静海、宝坻、蓟县及塘沽、汉沽区等评剧团相继恢复活动。他们分别演出《御河桥》、《大祭桩》、《卷席筒》、《牧羊卷》等剧目。这些演出,繁荣了戏剧舞台,培养了接班人,也发展了评剧艺术。
  1980年11月,天津市文化局举办直属院团青少年基本功汇报演出,评剧院青年演员张砺云的《杜十娘》获一等奖。1981年10月,由天津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和中国评剧院联合在天津演出《珍珠衫》、《牧羊卷》等剧,由老演员孙芸竹、花淑兰、李忆兰分别主演,不仅受到群众欢迎,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和指导青年演员技艺的提高。
  1986年举办的首届天津戏剧节,市评剧院、宝坻县评剧团、
图1-12 天津评剧院演出《杜十娘》
汉沽区评剧团、蓟县评剧团等参加演出。其中,评剧院的《夕阳红》获剧本 、导演、音乐创作、舞台美术等7项大奖。
  中共天津市委和市政府非常关心评剧事业 。1983年在“ 振兴评剧传统剧目汇报演出”活动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瑞环题词:“新老协力,刻意求工,振兴评剧,大有希望”。1986年12月他到评剧院视察时做了“先继承后发扬”的讲话。
  1987年初,天津评剧院请来退居二线的老演员孙芸竹、汪德华、李福安等为中年演员崔莲润 、马淑华 、郭美美等排演《花魁》、《雪玉冰霜》、《珍珠衫》、《六国封相》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传统剧目,于1987年春节推上舞台,受到观众好评。同年,市文化局举办“振兴评剧著名演员联合演出”活动,中国评剧院的花月仙、赵丽蓉,文化部勇进评剧团的郑伯范 ,沈阳评剧院的花淑兰 、筱俊亭,哈尔滨评剧院的郭砚芳、刘小楼,长春市评剧团的菊桂芳等应邀来津。这些在天津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名家,与天津的老中青评剧名演员鲜灵霞、孙芸竹、李福安、小花玉兰、小鲜灵霞、马淑华、李秀云、崔莲润、王瑾、郭美美、王有才、高金元等同台献艺。文化部和天津市的领导观看演出后,高度评价名家们的艺术功力,并对振兴评剧寄予希望。这一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艺术节,天津评剧院的《夕阳红》参加演出获得好评,宝坻县评剧团的《张妈买驴》获得“演出奖”,蓟县评剧团的《桃花》一剧的女主角易春英获演出一等奖。同年底,为纪念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在南开区长虹公园内建立了4位名伶的纪念碑。
  1989年5月 ,文化部在沈阳举办的“振兴评剧交流演出”,天津评剧院一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魂归越湖》获优秀演出奖;二团演出的新编现代戏《村南柳》获“优秀剧目”等6项大奖 ,在戏剧界反响很大,被誉为“评剧艺术改革里程碑”。年底应文化部艺术局之邀,天津评剧院《村南柳》一剧到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 。天津市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天津评剧院联合为此剧拍摄了4集戏曲连续剧,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为此片题写片名,由中央电视台和天津电视台播出。为此,天津评剧院在1990年受到文化部表彰。
  1991年,天津评剧院演出的现代戏《白云深处》应邀进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演出,受到好评。1992年,天津评剧院重新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回杯记》,参加文化部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南方片)地方戏曲汇演,获多项奖励。青年演员曾昭娟在1992年12月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以《牧羊卷》一剧获优秀表演奖;在1993年至1994年度天津市第三届戏剧节以《东虹日头西虹雨》一剧获优秀表演奖。
  1994年11月 ,文化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在天津主办的“ 纪念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诞辰120周年暨全国评剧新剧目交流演出”,全国各地的评剧艺术工作者来津献艺 ,成兆才的弟子孙芸竹 ,老演员花月仙、花淑兰、小花玉兰 、筱玉芳 ,以及谷文月、刘淑萍、王丽华、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王有才、高金元、曾昭娟等参加演出。天津评剧院的新编历史剧《杀妃剑》、《夫人令》获优秀剧目奖,崔莲润、曾昭娟获优秀表演奖,王有才获表演奖。
  被当地农民誉为“ 咱们的庄户剧团”的蓟县评剧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山乡农村,年均演出300多场,代表剧目有《白蛇传》、《谢瑶环》、《祥林嫂》等,均受到农民的欢迎。该团及主演易春英连续多年获天津市文化局授予的“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称号。
  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评剧团体改革管理体制与演出机制,打破了专业剧团“ 一统天下 ”的演出格局,代之以专业、业余、国营、民营等多种体制的演出团体,同时存在的新局面。到1995年,全市民营评剧团已有11个 ,演职员约400人左右,他们长期活跃在区县文化馆、站等基层舞台,每月有观众6万余人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群众观赏评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