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建设--张立昌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夯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
  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说到底,就是要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使思想道德建设与时代同步,促进社会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更加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更加全面,其中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价值导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道德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社会面貌极大改观,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遍改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凝聚升华。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反过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又必然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统一于落实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当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思想道德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提升期。能不能抓住历史机遇,应对矛盾和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看到,伴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和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也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不协调。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各地的思想道德状况也有所不同。社会深刻变革对旧的道德观念的冲击,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等,导致一些人是非感麻木、荣辱感不强、生活奢侈、精神颓废、诚信下降、欺瞒风行。这些现象与今天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形成极大的反差,成为发展中最大的不谐音符,成为前进的阻力和障碍。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树立,整个社会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就建不成和谐社会。
  当今世界,以人才较量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增强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且要增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软实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荣辱观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必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时代新课题、发展新要求,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入理解其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持之以恒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把荣辱观教育同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