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至29日,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在山东曲阜成功举办,竞赛得到国家文物局支持、指导, 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学会、山东省文物局主办, 曲阜市人民政府、济宁市文物局承办。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辛树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文物局局长王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周晓波,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庆虎,曲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晓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竞赛开幕式,开幕式由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长朱晓东主持。
竞赛主题为“践行工匠精神 保护文化遗产”,竞赛精心设置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古建筑清水砖墙、木构件修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瓷器、书画修复四个竞赛项目,分为四个参赛组别,均设置理论考核、实际操作两个环节。
顾玉才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关心,更是对工匠精神推动国家发展的期待。 国家文物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要适应文物修复、古建修缮等重点业务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提升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打造一支能够支撑文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次举办的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是对文物保护修复技能水平的展示和对人才队伍素质的检验,有助于促进全面提升文物行业人才质量。
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经过遴选,共有111名选手参加竞赛,竞赛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公平比赛、监督保障等制度。成立专家评委组,共有22位各领域知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紧张的比试,每项竞赛有1位、3位、5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
29日,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学术论坛同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就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综合修复技艺与人才培育机制进行了交流研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