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要顶天立地, 也要铺天盖地, 能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5年来,天津注重文化创新生产,以优质的作品鼓舞人心,不断增强群众精神文化的获得感。 作为曲艺之乡,天津的戏曲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京剧水平享誉全国。天津京剧人在继承先辈京剧艺术精髓的同时,不断思索、创新,逐渐摸索出当代京剧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创作一部留住一部的严谨创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奉献了多部新编京剧精品剧目。
京剧《香莲案》历经3年打磨
“剧院创作的京剧《香莲案》历经3年打磨,大概改了20多稿, 我家里有个箱子装的全是《香莲案》的剧本。”京剧《香莲案》主演、天津京剧院一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吕洋说起往事记忆犹新。
天津京剧院新编京剧《香莲案》取材于秦香莲的故事,对“状元负心戏”进行了新的开掘。该剧主创汇集了编剧刘连群、导演白云明、唱腔设计续正泰、 音乐作曲李凤阁、 艺术顾问李世济等全国京剧界顶尖专家。该剧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有张君秋、马连良、裘盛戎等大师们表演的《秦香莲》珠玉在前,如何呈现一部既是京剧又有当代意识的新编剧目, 是《香莲案》主创最初面临的最大困难。 创作初期大家思考最多的是《香莲案》如何能打动人,编剧刘连群说了一句话让大家茅塞顿开:“《秦香莲》是表演艺术的经典之作,《香莲案》要做戏剧文本 上的经典。”
《香莲案》剧本加入了陈世美夜探秦香莲的情节
考虑到剧情和人物的心理、性格,《香莲案》剧本加入了“陈世美夜探秦香莲”的情节。另外,从当代人的角度和剧情考虑,王延龄(戏中人物:三朝元老、宰相)是不可能说服陈世美与秦香莲相认的。尽管王延龄这个人物是马连良塑造的,但考虑到整体剧情的合理性,还是将这段内容删掉。
亲历了该剧创作过程的天津京剧院艺术室主任马载道说:“《香莲案》删掉了一些角色和戏份,很多专家质疑这部戏会有什么样的看点。公演的时候,观众 看到修改过的情节,开始有些躁动, 但很快就安静下来,没想到秦香莲的故事还能这么演。演出结束后听到观众议论最多的就是感动,人物的行为合理,整部戏彰显了秦香莲对不公命运的抗争,而且这部戏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
刘连群也表示:“《香莲案》是采用现代眼光重新演绎经典,经过全国巡演,从观众的反响看,我们做对了。”
京剧《康熙大帝》取材于同名电视剧
“通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时代的进步需求。”创作一部戏,要不断演出、研讨,反复推敲,不急不躁,才能磨出一部好戏来。一部好的作品,好的剧本是关键,新编京剧《康熙大帝》甚至换过编剧。天津京剧院艺术室主任马载道说:“开始我们请了一位东北编剧,后来发现创作理念与剧院审美有些分歧,秉承创作精品的宗旨和传承京剧艺术的使命,剧院毅然决定退稿,邀请名家周长赋执笔《康熙大帝》。”
京剧《康熙大帝》取材于同名电视剧。但仅用两小时全面演绎康熙60年的执政生涯,演员也坦言“显然不可能”。特别是辫子戏(清宫戏)在很多方面对演员有局限,敢于挑战这样的题材,本身就说明了天津京剧人勇于突破、创新的先进思想。经过对历史的研读,主创人员最终选取了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的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以收复台湾为该剧的背景,以平定噶尔丹为主线。
京剧要创作有血有肉的戏
戏中有一段康熙耍辫子的情节,灵感取材于厉慧良主演的京剧《火烧望海楼》情节。“把以前好的剧目里好的办法、技艺、招数都借鉴到当代京剧作品的 创作里,是当下对京剧艺术传承的一种尝试。 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作品里有灵魂的体现,还能激发出新的创作,这正是我们不断摸索和实践的。”马载道说。
接手《康熙大帝》这部戏的时候,导演谢平安被查出癌症;唱腔设计续正泰创作期间也身患癌症。主创的身体状况,让《康熙大帝》这部戏的创作过程相当艰难。即便再难,这些老前辈病榻上想的、说的最多的还是《康熙大帝》这部戏。除了主演王平以外,其他主演几乎都是年轻人,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京剧人毅然扛起了不断振兴京剧艺术的大旗。
随着全国艺术奖项的压缩,文华大奖的含金量尤为突出。京剧《康熙大帝》最终不负众望,入选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6年获得第十五届文华奖。 专家们评价,《康熙大帝》一剧主线、副线脉络清晰,人物设置精炼,剧情引人入胜,突出展示了“中华一统大如天、宁舍骨肉不舍寸土”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大涨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观众观看后更加自信、自强、自尊。
创新京剧剧目,锻炼了年轻演员
天津京剧院有一句话:“有戏,就有‘戏’”。以戏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剧院的发展。天津京剧院艺术室主任马载道说:“最近几年创作的京剧剧目都围绕着京剧本体,剧种的特色必须鲜明。流派的特点是京剧艺术的生命力,天津京剧院这些年延续了自己的风格,文武兼备。王艳、吕洋、凌珂、黄齐峰、王嘉庆、阎虹羽等一批年轻演员担纲主演, 他们的唱、念、做均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呈现出浓郁的流派特色, 也为京剧艺术的弘扬锻炼了队伍。”
创作有筋骨的剧本,不生产快消品,一部新戏的创作周期大概两到三年。推出一部就是一部,这是天津京剧人的共识。5年来,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对艺术充满敬畏,对国粹传承具有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 天津才能不断涌现了一批叫好叫座的文化创新产品,让天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