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博物院隆重召开

 
 

  为了在当今国际环境下研究和探讨世界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促进文化遗产领域同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古代文明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持久作用, 在文化部、新华通讯社、 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于10月19日至20日主办“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新华通讯社国家高端智库为论坛举办提供协助。
  来自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及中国、 埃及、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墨西哥的约70位文化与外交官员、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博物馆工作者出席论坛。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10月19日在故宫会见了参会代表。文化部副部长丁伟,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周树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韩志强,伊拉克文化、旅游和文物部部长福亚德·F·哈桑,墨西哥驻华大使温立安先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雒树刚部长在会见代表时高度肯定了论坛的意义。他说,今天的社会非常需要弘扬人类的灿烂文明。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只有在互鉴、互学中才能够共同繁荣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家聚集到故宫来,就是做这种民相亲、心相通的活动。非常感谢大家为世界古代文明保护献计献策,为当今世界如何进一步弘扬古代文明、弘扬当今的文化价值做出贡献。
  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周树春指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使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的挑战。新闻媒体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新华社将依托遍布全球的200多个机构组成的采集网络, 通过多种语言,挖掘、弘扬和传播世界各国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遗产,促进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不断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表示,保护和珍视人类文明共有的精神财富,呵护和传承各文明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仅是我们当代人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各文明古国对于未来必须担当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中国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有力地参与、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这次论坛的举办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
  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韩志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 故宫博物院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发起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为世界文明保护与发展提供非常好的交流合作平台。相信在各位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一定能够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为人类文明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古代文明保护工作,支持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对话,中国外交部愿在这方面一如既往,继续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表示,她很高兴故宫博物院组织了这次论坛,因为文化也许是21世纪最重要的动力,是一种新的态度。通过文化,我们能真正地理解对方,理解每种文明的精髓。对于那些仍然拥有祖先留下的遗产的国家来说,我们真的应该珍惜它们,应该使它们得到本国和其他国家人民的欣赏,所有的文明都应该得到公众尤其是新一代的更多关注。
  论坛包括大会主旨发言、分场论坛、紫禁城夜话等环节。分场论坛围绕“针对世界古代文明保护当前亟待采取的措施” “世界古代文明遗产领域交流合作的规划与前景”“世界古代文明保护的挑战与机遇”3个议题进行。论坛通过充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加深了与会代表对世界古代文明保护传承现状及所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相互了解,积极探索了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推动各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及古代文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经协商一致,代表们共同发起并签署了《太和宣言》,即未来通过举办文化发展论坛,举办文物交流展览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携手应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联合探讨人类文明可持续传承的有效途径。

 
 


                                2016.11.21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