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1月15日至18日,由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举办的“博物馆公共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融合”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第一届主任齐吉祥,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郭俊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委会秘书长于延俊,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委会主任黄琛,全国30多位博物馆馆长、副馆长和专家代表136人参加了会议。
在几天的研讨环节中,十多位与会代表分别就中国博物馆教育工作三十年历程、博物馆公共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博物馆教育资源整合、馆校合作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他们从不同领域和角度阐释了各自独特的文博情怀,彰显了天津的资源优势和本次研讨会的特色所在。
本次研讨会是在关键时间节点上的一次成功的大会。一方面,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华北五省市历来十分重视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五省相约,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研讨会,就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存在的新问题、 面临的新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2016年,大会恰逢天津作为东道主举办。另一方面,1986年,国家文物局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明确了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地位和管理机制, 提出了打破讲解员“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自此以后全国博物馆群教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恰逢此会议举办30周年。两个办会目的的交融,更加彰显了本次“博物馆公共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融合”研讨会的非凡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有更大的责任去挖掘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全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本次“博物馆公共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融合” 研讨会系统总结了30年来中国博物馆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同时又指出了当今博物馆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团结华北五省市及全国博物馆教育战线同仁做出了不懈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