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南开区人民政府、南开区政协主办,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承办“天津市第六届国学文化节”,开幕式丙申年秋季祭孔大典暨乐舞演于2016年9月28日上午9时50分在天津文庙博物馆圆满举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游庆波、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进飞、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闫红年出席了开幕仪式,天津市第六届国学文化节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天津文庙博物馆举行,活动内容非富多彩。旨在充分发挥天津文庙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打造我市的传统文化传播品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惠民与文化发展相结合。
传统礼仪承载文明。开幕仪式暨秋季祭孔大典暨乐舞演,崇化中学的学子担任乐舞生进行祭孔乐舞表演,天津市民间收藏委员会会员担任主、陪祭官、执事,参祭人员均着汉服致祭,以壮观瞻而明教化。10月1日上午,百名小学新生将身着传统汉服在文庙举行传统的少儿开笔礼,破蒙尚学,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0月2日上午,来自崇化中学的数十名优秀高中毕业生,将在文庙举行“成人礼”,借助文庙传统文化载体,教育青少年感恩父母、礼敬先师、回报社会。
特色展览感悟科举。作为第六届国学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举制度与天津》展览已于2016年9月28日在天津文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为期半年。科举制度渊源于汉,创立于隋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衰废于清末,实行了1300年之久。科举制度的“公开竞争、分级考试、择优取仕”的原则,造就了大批栋梁之才,自下而上地促进了整个社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影响深远。此次展览旨在向公众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科举教育,以及天津科举概况及影响,展示它曾经的灿烂与辉煌,也试图客观评价它的局限性。
道德讲坛净化心灵。 9月29日、30日两天,天津文庙博物馆与“幸福家园”老人院将在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共同举办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讲坛”。29日上、下午由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台湾父母成长大学首席教育专家、东北师大客座教授崔宇老师主讲《深度觉醒——中国家庭教育的成长之路》,30日上午由宁夏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郭文斌主讲《回归喜悦——崇尚孝道》,30日下午由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人之一、四维杏林通慧书院创办人刘宏毅主讲《大学之道》,讲座间隙还将穿插集体诵读、手语舞表演、视频展示等活动。
公益讲座妙趣横生。本届国学文化节安排的公益讲座注重生活知识的普及,涵盖儒家文化、京剧艺术、国学知识等内容,10月1日至3日每天下午2:00—4:00在天津文庙博物馆将举办公益讲座,三场讲座分别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朱彦民主讲的《漫谈孔子与周易》,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连群主讲的《从新剧目〈香莲案〉看京剧艺术传承》,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海涛主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感悟》。9月26日至10月3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热心国学的观众朋友们可以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文庙售票处免费领取讲座入场券,每证限领1套(3场讲座)讲座入场券,每场讲座100张入场券发完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