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 北京京剧院京剧 《审头刺汤》 在中国大戏院圆满结束 , 伴随着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2016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天津”落下帷幕。在历时50余天的演出活动中,京、津、冀三地12家院团的10台优秀剧目在天津的6个剧院上演了20场经典剧目,有2万余人次观看,丰富了我市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举办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是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去年共同签定的《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中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京津冀三地选拔推荐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精品剧目集中展演,展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艺术继承与发展的优秀成果和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就,促进三地文化融合交流。三方商定每年轮流在三省市举办。这次展演就是继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之后在我市的首次举办。 对此,市文广局高度重视, 将这次展演列为了市文广局今年重点活动项目之一。同时,在展演活动的组织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招投标运作模式,由天津市演出公司承担了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承办工作,促进了展演活动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经过认真筹备和三地认真遴选推荐, 北京优秀剧目章回鼓书《古城暗战》、 京剧《审头刺汤》、昆曲《红楼梦》,天津优秀剧目评剧《红高粱》、话剧《榆树下的欲望》、芭蕾舞剧《天鹅湖》,河北优秀剧目河北梆子《南北合》、 评剧《从春唱到秋》、 京剧《勘玉钏》,三地艺术家同台演艺的京剧《大·探·二》,被列为“2016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天津”演出剧目。这些剧目集合了多位优秀表演艺术家和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仅梅花奖得主就有14名,不仅受到老戏迷的喜爱,更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走近剧场,演出场场爆满,高潮迭起。天津评剧院的评剧《红高粱》在继承传统评剧艺术的基础上运用当代戏剧手法大胆创新 ,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青睐;北京昆曲剧院的昆曲《红楼梦》将600年的昆曲艺术和《红楼梦》200年的古典意蕴结合的恰到好处, 让许多观众感受到了昆曲艺术的无限魅力;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的河北梆子经典剧目《南北合》,汇集了许荷英、刘凤岭、吴桂云、邱瑞德四大“梅花奖”获得者,高质量的传统戏曲演出博得了戏迷、观众热情的阵阵喝彩;京津冀三地艺术家首次同台演艺的京剧《大·探·二》因为三地名家同台献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为让更多观众受益, 此次展演实施低票价惠民措施,最低票价40元,低于100元的票占总票数一半以上。与此同时,为方便更多市民了解展演讯息和更加便捷地购票,展演借助传统媒体、互联网、热线多渠道发布演出信息,通过天津演艺网票务公司,采取以现金和文惠卡相结合、剧场现场与互联网相补充的方式方便市民购票。此外,主办方还与市群众艺术馆、市卫生系统等有关单位主动联系,筹备了部分场次的票免费发放给年轻观众和医疗工作者, 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 慰问暑期一线医疗工作者,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