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作品征集启动
发现“手工精神” 让“非遗”走进生活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天津市非遗工作推动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和推广上将尝试新举措,围绕“非遗与生活”开展实用艺术探索活动。
  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杨文介绍说,当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让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部在2016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其中指出,“发现和弘扬中国的手工精神,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进生活,增加就业,促进非遗领域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知名品牌乃至国家品牌。” 这是对非遗工作的新要求, 也是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新契机。
  杨文介绍说,当前,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手工技艺项目和美术项目对于当下社会需求的思考不足,把“传统”当成了非遗的标签,导致项目本身造血机能严重不足。在这些非遗项目的发展历程上,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使得项目本身发展出现了断层,以至于传承人始终没能摆脱“讨生活”,靠手艺“糊口”的状态,在传统工艺如何出新上缺乏突破。除了一些项目传承人有“等、靠、要”的现象外,还有一些传承人虽有创新意识,但与社会对话能力不足,导致只能“低头做事”。
  自2016年起,由市文广局主办,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每年一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作品”征集工作,集中向社会发布文化主题、 文化色彩、流行趋势。征集活动将从即日起至5月20日结束。其主旨在于提高传承水平,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据悉,作品征集活动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基础,在尊重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挖掘与整理,或溯古、或创新,深入表现非遗项目的核心技术内涵,突出作品的文化表现力和民族文化属性;以非遗十类项目的内容或符号为元素,将其融入到其他的艺术形式之中,发挥想象力,对非遗元素进行实用生活艺术品的创作和文化品牌的构建。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征集活动让参与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天津非遗的文化符号与元素,进行艺术创造。 参赛者可以利用各种艺术材料、 工业材料,设计非遗的衍生品;也可以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非遗所蕴含的生命体验、匠人初心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

 
 


                               2016.04.20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