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市2015年度“一普”藏品登录工作综述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2〕54 号)等相关文件部署,2015年的工作主要围绕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展开。一年来,天津市在藏品信息采集、数据转换导入、藏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一是藏品信息采集登录迅速推进。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全市累计登录文物648263件/套, 实际数量1687513件, 较年初增长555074件/套和1271724件, 完成应登录藏品量的72%。我市完成文物登录的单位为109家, 占应登录单位的83%。 在市属文物系统单位中, 藏品收藏量在10万件/套以下的单位,已全部完成文物登录工作。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累计登录藏品依次为372451、93214、66642件/套, 实际数量依次为372497、136391、312883件,其文物登录数量在全市位居前三,在全国依次位列第3、26、40位。
  二是数据转换导入工作稳步展开。 2015年7月以来,根据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古籍普查数据转换导入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平台工作安排”,我市“一普”数据转换工作稳步展开。在天津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我市10家单位进行了古籍普查向文物普查的数据转换, 共转换古籍数据42940条。同时,天津自然博物馆完成37万余条藏品的数据离线采集工作, 天津博物馆对2万余条文物数据进行了离线采集。在国家文物局普查办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有约40万条数据成功导入可移动文物登录平台。
  三是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在确保藏品登录进度的同时,我市积极加强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在梳理各单位文物登录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市普查办举办“一普”文物登录对口培训,将文物数较量多、出现问题较为集中的单位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剖析文物登录的具体问题,明确相应的修改方式,以最短的时间梳理最典型的问题, 优化文物登录质量。 市普查办结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管理办法》 (办普查函〔2015〕489号)与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审核与管理培训班的要求,制定我市专家审核工作流程、规则。在新的一年中,我市“一普”工作重点将由登录转向审核,在新年伊始拟以专家督导的方式,深入相关区县开展工作。

 
 


                             2016.01.18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 信息员:张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