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数字平台让公共文化触手可及

 
     
 

  临近新年,各种文化惠民活动日渐丰富起来。今年,本市各公共文化场馆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给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在天津文化中心的一场音乐鉴赏讲座现场,李雪莹掏出手机,给工作人员扫描一下提前在“天津文化中心”APP上预约的二维码,就直接进场了:
  观众:因为我是上班族,如果之前没有这个软件的话,我就需要来两趟,先来领票,然后今天讲座的时候我就需要再来一趟。现在我就是从这个APP上,我觉得很方便,直接过来就可以。
  天津文化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昆说, 在线预约功能推出后效果明显, 一些名家大腕的活动基本是被“秒杀”的。不过受场地等因素的制约,还有很多观众不能到现场。为此,文化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摄录团队,安排专人全程多机位录像,编辑加工后上传到网站上:
  王昆:我们把这个功能开通之后,让更多的市民在家比较方便,包括我们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好,路途比较远,不可能来到现场。这种视频点播可以想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看。比如这段讲座比较精彩,可以反复地看,这些东西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
  天津文化中心数字平台自今年十月份上线以来, 已经覆盖下属的自然博物馆、 美术馆等场馆的专题展览、讲座、音乐会等不同主题的公共文化活动。未来,本市还将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市文广局局长黄永刚说:
  黄永刚:依托我们现有的一些资源,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包括我们区县的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优化整合旅游、教育、科研等各方面的资源,构建完善的数字文化服务网。
  目前,本市各公共文化场馆陆续完善数字化服务。在数字群艺馆,百姓可以办网上个人展览;天津图书馆通过微信平台,邀请读者参与图书采购;通过北方网,文化主管单位和市民在线互动交流。借助数字化技术,公共文化在指尖就可随时享受,传播覆盖群体也更加广泛。

 
 


                               2015.12.30
                             (新闻来源:天津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