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是“十三五”时期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文化惠民工程如何实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建设?
  随着本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逐步提升。从事社区工作的王女士是一位“80后”,她告诉记者:“我觉得咱们天津现在文化场馆越来越多,我们更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场次的文化演出,买票的方式应该更现代化,也方便我们年轻人从网上等各个渠道买票,这样的话也更方便节约我们的时间。”
  居住在和平区西康路社区的陈先生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天津市的文化团体,有名的演员除了在舞台演出之外,能不能到社区来,也使老百姓在当地听到、看到高质量的演出。”
  为了满足市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三五”期间,本市将深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惠民工程。北方演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春雷表示:“我们国有文艺院团要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拿出精品力作, 丰富天津文艺舞台;扩大文化惠民卡的发行, 让文化惠民的演出向农村和学校拓展,向低收入人群拓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化改革,增强自身活力,提高国有文艺院团的艺术实力和人才实力,让戏剧曲艺艺术成为天津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黄永刚说,本市将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黄永刚:“要搭建很好的惠民平台,我们原有的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要向深化发展,要开发出我们地方戏曲的传统的梨园金秋惠民演出季,同时把惠民卡这项有力的机制用的更好。另外就是开辟不同的途径,通过群艺馆,通过六千多名文化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厂矿,把更多的文艺作品送到百姓身边。另外,我们要把我们的文化中心办的更好,充分运用好政府给予的高端演出机制,引进更多的国际优秀院团的剧目,让天津百姓能够享受国际水准的高端演出。”

 
 


                               2015.12.17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