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推进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 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日前,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在本市共同签署《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徐恒秋副局长做客天津政务网,就京津冀文化领域合作、本市文化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介绍。徐局长,您好!
  徐恒秋: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徐局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提出的背景和进展情况。
  徐恒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域相连,文脉相通,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三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推动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认真调查研究,主动协调对接,积极推进落实。今年4月9日,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京津冀加强文化协同发展座谈会,会议就建立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京津冀文化系统的发展规划,研究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机制,协调推动有关合作项目的落实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为重点,以构建长效机制为抓手,探索推动京津冀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三地文化部门联合主办的“三地同唱盛世曲、携手共筑中国梦”——2014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首场演出在北京启动;在促进三省市博物馆交流、广播影视发展创作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协商,达成了共识。
  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署工作。 在充分沟通、平等协商的基础上,8月28日,京津冀三省市文化厅局在滨海新区举行了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约暨项目对接洽谈会。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签署《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三省市文化部门还组织京津冀部分文化企业举办了项目对接洽谈会,精选40余个有代表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项目推介与合作洽谈,并在同期进行的第五届中国天津滨海文化创意展交会上进行了集中发布推介,为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搭建了平台。
  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协议为契机,健全合作机制,主动沟通对接,从能做的事情做起,在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化区域文化布局、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推动京津冀文化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主持人:根据框架协议,将在哪些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徐恒秋:根据《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三省市文化部门将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包括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演艺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产业协作发展;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加强文化人才的交流培训等。在全面推进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在以下方面取得新成果:
  一是协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三省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对接协作,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发展机制, 探索建立京津冀统一的文化信息发布平台, 推动三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艺术院团等文化单位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活动参与、资源利用等方面互惠互利,鼓励和支持三地的艺术院团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共同举办三地群众文化的展演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协同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对接文化产业规划,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三地形成合理分工、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区域文化产业新格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激发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合理规划、引导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共同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京津冀特色文化产业带。
  三是协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京津冀的先民,共同创造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化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演出、讲座、论坛等活动,拓展交流渠道, 促进活态传承,共同打造区域非遗文化品牌。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四是协同开展文化人才交流培养。立足于三省市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实施京津冀文化艺术人才联合培养工程,共同建设集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建立三地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积极推进文化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营造集聚优秀文化人才到京津冀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为京津冀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2015.12.13
                            (新闻来源:天津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