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专家把脉会诊 促博物馆提升
——市文广局深入开展2014年度博物馆纪念馆考评

 
 

  近日,市文广局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全市博物馆纪念馆考评。 天津自然博物馆等5座文博系统博物馆、曹禺故居纪念馆等3座行业博物馆、静海县萨马兰奇纪念馆等3座非国有博物馆被评为优秀。
  考评方式有创新
  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文博专业教师、文博单位退休专家、财务审计专家、媒体代表、社会代表等专家学者组成了考评专家组。考虑到文物、非国有、行业博物馆的基础不同,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专家组也按博物馆的不同性质分为三组。专家组在各博物馆自评申报的基础上, 对参加考评的52座各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就2014年度该博物馆的综合管理与设施、 藏品管理、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五个方面的运行情况进行了量化打分,评定出了文物、非国有和国有行业类博物馆的排行榜。
  考评带来新变化
  为鼓励督促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落实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规范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去年,市文广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安排了民办和行业博物馆专项补助资金,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考评工作,给予优秀和合格档次的23家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共计580万元奖励。
  “去年博物馆绩效考评后,我们获得了民办和行业博物馆专项补助资金。利用补助资金,我馆支付了部分水电费,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推出了两项临时展览,并加大了宣传,提高了我馆的知名度。”一位民办博物馆的馆长向专家组介绍了去年考评以来该博物馆发生的变化。通过考评,文物、非国有、行业各类博物馆了解了以往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并开展了针对性的工作,今年的考评成绩相对于去年有了提高。由绩效考评带动全市博物馆业务水平整体提升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三足鼎立新格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文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市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72座,其中文博系统的博物馆27座、行业博物馆23座、民营博物馆22座。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异军突起,藏品门类更广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博物馆在管理创新和社会服务职能提升中的有生力量。2014年我市各博物馆展览数量已达到367项,接待观众977万人次。
  实现帮扶新常态
  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市文广局制定印发了《天津市博物馆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启动了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工作,利用市属博物馆资源、人才的优势,对民办、行业和区县博物馆给予支持。在天津博物馆对口支援下,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利用馆藏优势,提高业务水平,其举办的“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优胜奖。在今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市文广局印制了《天津市博物馆一览》宣传册,免费提供给已注册登记的所有博物馆,由每个博物馆向观众发放,既提升了本馆知名度,又强化了博物馆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许多市民连连惊叹,原来家门口有这么多博物馆。
  考评是为了发展
  在考评过程中,专家组发现,部分行业博物馆地处郊县,虽近年来改善了馆舍建筑等硬件设施、提升了展览陈列水平,但由于远离中心城区和交通的限制,局限了这些行业博物馆的受众人群。因此专家组建议应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要把观众请进来,自身还要走出去,多办些巡展、讲座,在扩大博物馆影响力的同时更多地承担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同时非国有博物馆在藏品档案、藏品征集、库房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
  2015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博物馆条例》,在总则中明确提出“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扶持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目前情况下,社会资源在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配置仍不平衡,博物馆绩效考评正是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有益尝试。考评后,市财政仍会根据考评的等级和是否免费开放,给予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不同程度的专项补助。市文广局将汇总专家对每馆的意见,并反馈给各馆,以有利于博物馆查出博物馆发展症结所在,促进我市各类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2015.11.23
                            (新闻来源:市文广局博物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