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盲文图书,专门配备的阅读服务器,这是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新推出的一项文化惠民措施。“全区各图书馆均增配了盲文图书和阅读服务器,切实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新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新区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措施,加快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水平, 市民文化福利显著增加。
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日前,记者从区委宣传部获悉,新区现完成滨海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2014年以来,投资近3000万元, 提升改造了塘沽文化馆、汉沽文化馆等6个文化场馆、3个文化站、100个居民书房和居民文化室,为146家农家书屋补充读物,在全区8个文化馆和图书馆建成全市达标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中塘镇等10个文化站被市文广局命名为2014年到2017年度的一级文化站称号,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太平镇(农民画、书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30余件文物被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完成4处国保、8处市保单位的文物“四有”工作,首次组织新区文物等级鉴定工作……近年来,新区文博事业长足发展。组织推动大沽口炮台遗址本体保护与馆藏铁器文物修缮工程、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取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并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海上国门”展陈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陈列评选“优胜奖”。
让新区人共享文化成果
去塘沽文化馆剧场看“天天春晚“综艺节目,去大港参加冬枣节,去汉沽感受葡萄节的热闹……新区精心塑造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品牌。既有葡萄节、草莓节、冬枣节、开海节等传统及重大节庆系列文化活动,又成功举办了2015年滨海新区第五届国际作家写作营、天津市第十届滨海艺术节、“滨海杯”天津市第七届青年新歌手电视大赛、滨海新区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合唱大赛、市民戏曲大赛、广场大舞台演出季、少儿美术大赛、 知识大赛等10大系列、200余场次的文化活动,去年成功举办的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吸引了120多万余市民的参与。
除了惠及新区市民, 新区实施文化服务外来建设者工程, 出台《滨海新区文化服务外来建设者十大举措》,组织承办天津市第四届外来务工艺术节“劳动者之歌”开幕式演出以及“滨海情”艺术团和滨海新区群星艺术团巡回慰问演出活动30余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