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送到千家万户——
天津市河西区政府主导催生文化惠民新模式

 
 

  作为天津市文化艺术中心,素有“西岸明珠”美誉的河西区始终将文化惠民、文化强区作为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以建设多元文化城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河西区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使全区群众文化大舞台更加多姿多彩。
  乐享文化惠民成果
  9月30日下午, 天津市国际展览中心内人头攒动,由河西区主办的“2014天津西岸图书展”顺利开幕。从2007年开始, 这已经是河西区举办的第8届西岸图书展。 本届书展主题为“书香涵养城市, 阅读点亮梦想”, 共有5万余种、13万册图书集中亮相,全国上百家出版社的图书参展。3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划分为外文图书展区和中文图书展区, 打造了“海外书廊”, 引入美国学乐出版集团, 借助信息化手段, 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进行数字阅读并养成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 整个图书展期间,来自河西乃至全市的百姓2万余人次参加了展览。近年来,河西区以“西岸”文化品牌为引领,开展了西岸艺术节、西岸广场演出季、“西岸风”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西岸社区文化擂台赛、西岸文化大讲坛、西岸高雅艺术进社区、西岸中小学生读书活动、西岸文化志愿者送文化系列活动、西岸艺术团对外交流系列活动、西岸图书漂流活动十大精品文化系列活动,并根据群众的需求,不断赋予新模式,做到常办常新,充满活力,不断丰富河西百姓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河西区立足群众需求,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拓宽服务渠道,努力为全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组织了“我听郎朗弹钢琴——西岸·千名琴童公益大师课”活动,由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为千名琴童及家长上了一次大师课;举办了第二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游本昌、殷桃、蒋雯丽、剧雪等名角登台献艺,为河西百姓献上了一道文化大餐;开展了“中国·天津2014西岸剪纸艺术节”,面向全国范围征集作品,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624人参加,上交作品数量达到2215份;依托传统节假日和河西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在区内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西岸迎春文化惠民同乐会、“天津市大年小戏闹新春视频作品征集活动”等大型文化活动;组织专业人才与街道、社区建立帮扶结对子关系,定期到街道和社区对文艺爱好者进行排练指导;在各街道和社区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系列主题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丰富社区百姓文化生活。
  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为目标,河西区积极整合区域内各种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今年以“文化365 快乐在河西”为主题, 面向全区百姓,惠及不同群体,举办了贯穿全年的活动, 分为骏马迎春——美丽西岸系列公益文化活动、“西岸风”文化惠民活动、创作展示季、西岸文化大讲坛、社区文化擂台赛、“打开悦读之门”、西岸图书漂流、社区群文竞技、国学吟诵和基地体验十大板块。这其中,既有西岸品牌的大型文化活动,又有各街道和社区的“一街一品,一社区一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既有动态的演出表演活动,又有静态的观摩展示活动,涉及曲艺、舞蹈、声乐、器乐、摄影、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使全区的群众文化大舞台更加丰富多彩,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和创建工作的成果。
  河西区还积极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6月成功组织了天津市首届外来务工人员才艺大赛,来自河北、河南、吉林、云南、山东、内蒙古等10多个省区市的600多名在津打工者参加了比赛。 比赛设置了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艺术、美术、书法、摄影7个门类, 通过层层选拔,决出了各个艺术门类获奖选手,并组织了颁奖典礼和汇报演出,展示了新时期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河西区注重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针对农民工居住地分散的情况,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如菜市场等地建立“城市书吧”,让农民工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悦读”生活;组织开展了慰问环卫系统、街道保洁人员及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的农民工专场文艺演出;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了西岸艺术团、 文化志愿者赴老人院、福利院、启智学校文化演出30余场, 在助残日、重阳节等时间,与区内院线、文化演出场所合作,开展各类公益演出10余场。
  截至目前,河西区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592场,其中国家级活动2项,市级活动9项,区级文化活动539项,其他各类活动1042场,参与百姓超过2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河西百姓的文化生活。
  高雅艺术走近百姓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旋律, 观众不禁跟着节奏用点头的方式打起拍子……在“点燃梦想——2014河西区高雅艺术文明行”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首场演出中,天津歌舞剧院的艺术家们为河西居民带来了精彩表演。在演出现场,艺术家们为河西居民献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首首中外经典曲目,把往日唱片、广播中的艺术佳作真真切切带到了群众面前,赢得热烈欢迎。而现场观众严格遵守交响乐礼仪要求,用文明的举止回报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
  对于河西百姓来说,这样近距离地免费欣赏高雅艺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些年,河西区积极携手市属文化院团,高雅艺术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五进”活动蓬勃开展,让河西人一次次与高雅艺术亲密接触,提高欣赏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文化软实力。
  河西区作为天津中心城区,区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市级文化院团有10家坐落于区内。在推进多元文化城区建设的过程中, 河西区联手市属专业文化院团, 为百姓奉献交响音乐会、音乐节、室内乐等高雅精品演出, 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据统计,今年1月到10月,市属各大院团参与河西区高雅艺术进社区、西岸广场演出季、文化志愿者“五进”等活动20余场次,市级文化院团志愿者累计千余人次参加了演出,惠及百姓超过10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集高雅艺术和群众文化于一身的西岸艺术节暨西岸广场演出季巡回演出在全区13个街道、社区进行。每场演出中,既有各街群众文化社团的精彩展示,也有天津歌舞剧院、天津曲艺团、天津京剧院等专业文化院团国家级演员的加盟,“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给社区居民带来了艺术享受,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居民们纷纷表示,高雅艺术走近普通百姓,让他们不出社区就能看到这么好的演出,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看到高雅艺术和专业演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内涵和市民文化素质,河西区已经与驻区的十大市级文艺院团、文化场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招募志愿者、合作演出、政府购买等方式先后开展了专业院团公益演出和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活动15场,艺术家走进社区30人次;组织专业院团文化志愿者、西岸艺术团成员与社团文化骨干深入社区同台演出,开展广场演出活动30多场,举办数字电影进社区40余场。
  “这种以专业演出走近百姓、专业辅导走进社区的形式,旨在将最优秀的文化精品送到千家万户,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社团综合实力,让河西百姓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高雅艺术鉴赏、高雅艺术进基层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河西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群文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近年来, 河西区高度重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全市率先设立了2亿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项基金,分5年投入文化领域, 优先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面积超过1.32万平方米的区新文化中心已完成了装修设计, 即将开工建设;13个街道全部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城市书吧51个,社区文体活动室及配套的电子阅览室及数字化建设均在积极推进当中。通过不断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使“送文化”变“种文化”有了依托,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文化阵地上生根开花。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河西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社团竞展风采。截至目前,河西区已有注册的群众文化社团876支,团员2.3万余人,文化志愿者团队966支,文化志愿者人数2.4万余人,群众文化团队已经成为河西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繁荣,培养扶持有重要影响的,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文艺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文化人才及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文化新秀,进一步发挥文化带头人在文化领域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文化精品在百姓生活中的影响力,今年,河西区开展了“双百双十佳”推荐评选活动,即评选常年坚持开展活动, 组织健全完整,有独立创作能力,在区、市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100支群众文化团队;评选奖励100名支持、 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活动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文化志愿者;推选10名优秀文化带头人和10部群众文化精品,以此带动和促进河西整个文化人才队伍成长。目前,评选推荐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在大力加强对群众文化社团、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开展“双百双十佳”推荐评选的同时,河西区正着手制定文化团队培育扶持办法,从政策、资金、人才建设和场地等方面助推群众文化社团发展,鼓励更多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团队参与文化民生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运作规范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进一步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真正使文化团队成为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提升地区文化水平、文化活力,扩大文化辐射、文化影响,形成“文化发展人人参与、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和谐氛围。
  “为使创建示范区工作取得实效,扩大公共文化影响力,让百姓实现最大文化权益,在政府主导打造的系列文化活动之外,河西区将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进一步融入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演出,让百姓乐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惠。”河西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2014.11.28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