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市“一普”藏品登录数量突破六万
系统外文物认定工作全面展开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登录工作启动四个月以来, 全市登录文物数量突破六万。 截至2014年10月28日,我市“一普”文物登录平台共登录文物61717件/套,文物登录总量仍暂居全国首位。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天津自然博物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单位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截至10月28日依次登录了20010、11489、8784、7441、6347件/套文物,且文物登录数量较上月具有较大提升。 除上述排名前5位的单位外,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天津美术学院、曹禺故居纪念馆、天津市蓟县图书馆10月份所登录的文物涨幅数量较大。
  为做好天津市“一普”文物登录工作,市“一普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目前已与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师生联合组建市直普查队,为天津市“一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日前市“一普办”赴该校为该校选拔优秀学员开展培训,普查队将协助相关单位开展文物登录工作。
  按照计划, 对系统外的文物认定工作全面展开。 为做好我市“一普”文物认定工作,市普查办成立了专家库。文物认定工作采取两级普查办分级负责、市普查办对区县普查办给予专家协助的方式展开。截至目前, 已对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汇文中学等9家系统外单位进行了文物认定工作,共认定7家单位的360余件/套藏品属于本次文物普查登录范畴。 目前,市普查办已协助和平区、 滨海新区完成了文物认定工作,拟于11月-12月陆续为相关区县提供专家支持,完成全市的文物认定工作。

                               2014.11.03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 信息员:张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