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国迎来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一主题,由天津市文物局、和平区人民政府、天津日报社主办,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五大道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五大道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于昨日上午在和平区民园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宣传活动内容,包括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保护标志揭牌仪式;由天津市文物局和天津日报社联合开发的“文化遗产一点通”移动多媒体信息平台正式开通上线,市民通过用手机扫描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上的二维码,可以方便地了解文物本体信息和天津文物保护动态。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主任梅鹏云告诉记者:“文物保护的同时还要注重利用,要发挥它的价值,使它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活化。移动多媒体信息平台的上线,不仅能给市民提供文保单位的历史知识,也可以提升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市民还可以下载‘文化遗产一点通’客户端, 以扫描每个人文遗产点二维码的方式,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文化遗产的魅力。”
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主题的展览——《遗产的活化——保护和利用双赢之路》也在现场展出,以50余块展牌和160幅图片反映天津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成果。 “品味与畅想——专家带您看五大道”的活动是此次宣传活动的一个亮点, 三名文物保护专家带领数十名市民和大学生代表, 分三路沿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进行参观,了解五大道近代建筑群中的文物保护建筑,并对沿路的重要保护建筑如庆王府、顾维钧旧居,陈光远旧居、王占元旧居,许氏旧居、孙殿英旧居、李叔福旧居等地进行了生动、详尽的讲解。随着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的副研究员程绍卿的精彩讲解,尘封的历史记忆被瞬间打开,参观者跟随着他的视角切身感受到当时名人政要的生活环境,让冷冰冰的历史建筑刹那间鲜活起来。程绍卿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普及了文物知识,又加深了民众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在讲解中我喜欢给他们讲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他们了解文物的兴趣。 今年,我市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12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志牌也将陆续安装就位, 到时, 市民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页面了解文物的介绍及相关资讯。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保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市民在欣赏文物建筑艺术的同时,更好地品味天津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对记者说:“专家的讲解令我收获颇丰,给我们上了一堂丰富的人文历史课,我要好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以后争取在五大道地区做一名讲解志愿者。”
据悉, 为配合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 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还将于下周在蓟县举办考古工地现场开放日活动。
2014.06.15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