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的“钢笔尖”雕塑前人头攒动,笑语欢声。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非遗处、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天津青年宫、天津师范大学团委共同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在这里进行。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本次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是为多领域、多角度探索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活动的传播方式,引发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 融入社会。在昨天的活动中,活动邀请了杨柳青木版年画、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制作技艺、杨柳青剪纸、曹子里绢花制作技艺、麦秸画、工艺毛猴、 面人赵面塑、手工编织工艺等9个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传统项目,现场传授剪、编、塑等传统技艺。其中, 杨柳青木版年画和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更是国家级项目。 传承人现场精彩的表演和耐心地讲解,深深地吸引了围观的“90后”大学生们。很多学生表示,来自外地的他们对天津传统文化的认知较少,这次活动不仅感受到祖先的工巧智慧, 也认识到天津还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后他们将会更加关注非遗保护。
据市非遗中心负责人介绍,本年度的非遗进校园制定了“五个一”计划,包括:开办一堂非遗知识普及性讲座;进行一场传统技艺传习互动;建立一个校园传习基地;举办一场非遗演出;设定一项非遗调研课题等。著名曲艺评论家薛宝琨先生已经率先在师大举办了《曲艺文化与相声》的讲座。
2013.06.05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