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周邓纪念馆今天满十五岁,并推出“建馆以来新征文物精品展”——
展伟人传奇 传崇高精神

 
 

  今天(27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迎来了十五周岁的生日。众多的市民特意选择在这一天重新来到纪念馆参观。为建馆十五周年而推出的“建馆以来新征文物精品展”,格外吸引大家的目光,展厅中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吸引观众驻足,大家因这些件珍贵的展品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更加感到亲切。令观众兴奋的是,周恩来邓颖超秘书赵炜,周恩来卫士、邓颖超警卫秘书、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也从北京赶到纪念馆,今天他们和广大观众一起参观展览,为广大观众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周恩来、邓颖超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限敬仰的伟人,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历尽艰难共同奋斗,树立了丰功伟绩。1995年10月,经中共天津市委、 市政府报请中央批准决定在天津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1996年12月23日奠基开工,1998年2月28日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前夕落成并对外开放。 十五年来,这里已圆满接待1000余万国内外观众,荣获了一项项特殊的荣誉。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等称号, 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从诞生那天起,就承载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的重任。
  在这里,祖国各地的游人凭吊伟人,寄托哀思,荡涤心灵;在这里,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友人怀念伟人,加强友谊,促进交流。每逢周总理、邓大姐诞辰和逝世日以及清明节和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有许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以各种方式进行缅怀,河南石姓姐弟每次不落地为两位伟人献上花篮,周总理、邓大姐诞辰日还送上蛋糕。 远在北京的一位观众特地选在新春佳节赶来,“过年了看望一下老人家。”在纪念馆珍藏的100多本10万余条的观众留言簿中,真实地记录了中外观众对周总理、邓大姐和纪念馆的一份份沉甸甸的感情。一位署名雷焱的观众留言:“周恩来邓颖超馆的展览内容丰富,讲解详尽,充分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一生正气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为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澳大利亚记者奥利弗·克劳德说:“看到参观的妇女在曾先后存放过周邓二人骨灰的骨灰盒前失声痛哭, 使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这两位伟人的由衷敬爱。 我来自的那个国度,政治家受尊敬的不多,遭讥讽的不少,参观这个纪念馆使我大开眼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成为人民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
  青少年成长的摇篮
  如今,周邓纪念馆已成为中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仪式、清明祭扫先烈活动的重要阵地。周邓纪念馆选准切入点,精心组织策划一系列有亮点、有声势、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活动吸引众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周邓馆,先后举办的“我与小树共成长”植树活动、“在伟人身边长大”、“先辈嘱托永不忘,五四精神代代传”主题接力长跑、 “周恩来邓颖超与五四运动”专题报告会、 “牢记革命传统,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人宣誓仪式、“寻找伟人闪光点”、“寻访伟人求学之路”、“学习伟人,立志成才”主题夏令营等主题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成为未成年人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在这里,大学生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和志愿者服务的教育基地。天津师范大学从建馆初期就选派优秀大学生每周一次到纪念馆担当义务讲解员,从未间断。2002年,香港两名大学生到纪念馆实习后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沐浴着周恩来总理的精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中国缔造者的伟大和崇高,给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以极大的动力和感染。”。纪念馆先后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警指挥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武警后勤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16所高校签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15年来,接待共建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青年学子党日、团日教育活动等430余批次60余万人;各高校2000余名大学生成为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和志愿者。
  珍贵文物达百余件
  在最新推出的 “建馆以来新征文物精品展”上, 一幅名为《周总理的睡衣》的中国画格外吸引大家的目光,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展品有不少背后故事。这幅画创作于1977年,作者是著名画家华克雄,他是天津人,1950年开始从事部队美术工作,创作了大量反映军事训练、军旅生活题材的作品。《周总理的睡衣》以其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创作风格,形成了20世纪军旅画家在特定历史时期艺术表现的独特面貌。华克雄将这件《周总理的睡衣》赠送给邓颖超后,邓颖超十分喜爱,悬挂在中南海西花厅家中欣赏,并将一方砚台赠给华克雄。在这幅题名为《周总理的睡衣》的中国画上,看不到周总理的影子,只见邓颖超同志安详地坐在椅子上,手拿针线,正准备补放在膝盖上的睡衣,睡衣上已经有了补丁。在邓颖超同志的左手边,蹲坐着一位女护士,手捧睡衣的衣袖,感慨万千。整个画面简洁、大方,却寓意深刻,让人不免怀想起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他们夫妇二人的深情。后来,中央警卫局的战士们根据这幅作品,创作了同名木版烙画赠给邓颖超同志。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成立后,这两件艺术品一并被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收藏。
  在周邓馆, 像《周总理的睡衣》展品一样有“背后故事”的展厅还有许多。 周邓馆一直重视对藏品的征集、保管和研究。建馆之初,接收了中央文献研究室拨交的大量珍贵文物,同时,采取了长期化、人性化的文物征集策略,广泛搜集文物信息,特别是对文物持有人,坚持长期、耐心、细致的联络、交往策略,使纪念馆文物藏品的数量不断得到有效补充,质量不断得到提高。2007年1月8日,原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将他们珍藏几十年的43件(套)心爱之物捐赠给纪念馆。 2012年,在中央有关部门保管的146件(套)周恩来邓颖超遗物落户周邓馆。目前,周邓馆征集、整理、收藏的文物、文献和资料达到万余件,珍贵文物百余件,成为全国31个周恩来纪念地中珍贵文物最多的纪念馆。
  延伸纪念馆的服务
  兴华小学地处河北、北辰、红桥三区结合部,距离周邓纪念馆比较远,为了解决孩子们因路途遥远到纪念馆参观比较困难的实际,周邓馆主动上门,制作了一套适合小学生参观学习的纪念展览,在该学校展室长期展出,周边的学校闻讯纷纷组织学生参观,许多附近的居民和农民工闻讯也到该校参观,一位农民工参观后感慨地说:“整天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以前总觉得参观纪念馆跟我们沾不上边,看了展览很受教育,我们佩服周总理,也要向总理学习,要为国家尽一份力。”周邓纪念馆与河北区委乘势而上,将此展室确立为农民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2011年、2012年,滨海新区泰达枫叶国际学校、浙江翔宇暖通空调制冷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中学中陆续出现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室”,周邓馆社会教育的力量延伸到更加深远之处。
  周邓馆馆长康金凤表示: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在实践和创新中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方式、 方法,从拓展教育领域,延伸教育触角,创新教育方式出发,主动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周邓馆除开办了众多的“馆外展室”,还组建流动宣讲团,深入到社区、学校、机关、部队巡回展演。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先后自行制作了“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青年时代业绩展”、“周恩来邓颖超与‘五四’运动”、“周恩来与邓颖超”、“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展”、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书画展”等展览,在全国大中小学巡回展览50多次,巡展学校达32所,《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展》走遍了天津的监狱和劳教所、看守所。这些展览还到北京、河北、上海、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市区巡回展出。 2002年5月,纪念馆制作的《党风楷模——周恩来》展览以其内容生动新颖、时代性强、教育意义深远而历久弥新,至今走遍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3.03.01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