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年初到岁尾,1512场数字电影放映、500余场村居文化活动、 3400名文化志愿者使文化之风吹遍了天津市北辰区的每一个村居,万民同乐大联欢镇街花会展演、“北辰之春”焰火晚会、和谐文化大舞台……雅俗共赏的文艺活动使北辰大地遍开文化之花!
作为北辰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近年来,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抓学习建强队伍
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证。局党总支把学习作为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坚持每周一学,结合“党建工作先锋号”、“党员先锋岗”创评活动,组织了“十八大报告大家谈”、“文化业务大讲堂 ”、“推动北辰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大讨论等系列专题活动, 形成了处级领导讲党课、中层干部谈业务、干部职工谈体会的学习模式。与市“千人百团”艺术骨干培训工程相结合,鼓励业务干部继续深造,举办集中培训6期,深入镇村辅导60次,配齐配强基层文化站专职干部, 加大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形成了以学习建队伍的良好局面。目前北辰区文化队伍共有5000余人,志愿者服务团队103支,志愿者已达到3400人。高水平、多层次的文化队伍成为北辰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建书屋送学到户
为了实现群众学习零费用,区文化局搭建起了区镇街三级学习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免费开放,并积极做好各镇街文体中心、文化站建设与指导工作。同时,文广局念好农家书屋“建管用”三字经,方便群众就近学习。念好“建”字经,建成农家书屋87家,提供各类书籍13万册,音像资料4400余张。念好“管”字经,制定实施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等制度,规范借阅登记、图书分类、图书保管等工作,实现了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念好“用”字经。农家书屋图书知识面广,要求管理员在村民借阅时做好引导和推荐工作,使村民能够选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推动“图书进万家”活动,为农家书屋统一配备交通工具,实现送学到户。经过几年的建设,“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了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乐土,村民们称赞“书中自有和谐歌,书中自有黄金路”。
创佳作展示实力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仅提高了北辰文艺创作的整体实力,同时也提升了文化品牌的水平。《北运河, 我心中的歌》、《打工妹PARTY》两个北辰区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摘取了文化部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2012年精心打造的情景歌曲《运河颂》、广场舞蹈《津门太平鼓》、小品《最后一次摆渡》等四个节目再次入围全国“群星奖”。正是有了优秀作品做支撑,我区文化品牌也更加响亮。全国唯一以农村为题材的小品比赛——“天穆杯” 小品大赛从北辰走向全国,已成长为“国字号”品牌。“北仓杯” 歌手大赛走出天津,影响力扩大到环渤海地区。农民画作为北辰文化的一张特色名片,通过精心扶持培育,创作队伍已达200余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近80幅农民画参加了全国和全市的各类大展。
兴活动惠及百姓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不断创新的文艺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既体现群众性,又体现了艺术性。“书香北辰、百科讲坛”系列讲座、“大田杯”、“枫叶杯”系列读书活动,内容涵盖法律常识、亲子阅读、地方文化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新年音乐会、正月十五花会展演,“小淀杯”舞蹈大赛……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200余场演出精彩纷呈,受益群众达40余万人次。助文明村新老“五个一”工程,村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并培养了148支特色团队, 基层农村特色文化逐步形成一镇(街)一村(居)一品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近几年,北辰区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先进文化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以学习建队伍,以学习兴文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必将为天津北部文化中心贡献更大的力量!
2013.02.04
(新闻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