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12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作为本届文博会省市展馆的主要展区,天津参展团以宣传展示城市文化发展为主线,以“创意、科技、人文”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我市在文化产业传统现代并重、“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通过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新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的现场演示,体现了我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惊人速度,成为了省市展馆中独特的风景线。 天津参展团各企业与各地参展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洽谈, 现场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及意向,总成交额超过7000万元,实现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天津参展团也再次捧得了本届文博会的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展示奖。
文化科技项目备受青睐
作为我市文化科技企业的代表,迅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和福丰达影视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最新文化科技项目,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以自主开发设计的“小财精”动漫形象为主要元素,集中推介具有先进理念与领先技术的《手机报·党政专区》产品,并在现场设有大型触摸屏手机,吸引了广大参观者的参与。公司开发的手机视频、手机听书、视频营销、微电影制作等多项新媒体业务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使新媒体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
福丰达影视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现场触摸屏多媒体演示技术和3D“快电影”拍摄项目,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公司的实力和水平。由于触屏多媒体适于在对外宣传展示、景区景点导游等多个领域应用,因此被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商务委等订购了300余台。 3D“快电影”拍摄项目,不仅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的3D摄像机,还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与当下流行的时尚“微电影”相得益彰,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与德中传媒、时代传媒、内蒙古电视台等达成了合作意向。
民俗艺术彰显津味文化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传统民俗艺术在各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天津城市的“文化名片”。本次天津参展团推出了大量本土民俗艺术,让“津味儿”文化元素在展会现场大放光彩。
名流茶馆艺术团作为本市颇具实力的民营院团代表现场表演了相声、快板等曲种的经典曲目,展示了说学逗唱的全面功力,并以其机智、诙谐、风趣、幽默的特色,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成为场馆内最为火爆的展区之一。各地演艺经纪机构也看好名流茶馆艺术团的实力和水平,纷纷邀请艺术团到当地演出交流。
西青区的杨柳青木板年画系列产品、巨型传统风筝、河东区的葫芦系列产品、印纽雕刻、皮毛饰品、编织产品、东丽区的大郑剪纸也都在现场被抢购一空。非遗项目——益德成鼻烟系列产品也与北京、重庆、河南、江西、新疆等地达成了代理销售合作协议。
传统工艺融合现代科技
将现代科技技术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开发,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这一点也在天津参展团有着深刻的体现。
作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国内最大、最安全的艺术品网上交流平台——“华宝博达”工艺品网站在现场设立网购平台,与各地的书画家、民间艺术家达成了合作协议,通过网络商城、华宝实体店和加盟店的营销渠道,来推广销售其生产制作的艺术产品,仅与河北省蔚县艺赏轩剪纸达成的合作,预计年销售额就可达100万元,并且第一时刻在网站首页上推出了“艺赏轩剪纸专栏”链接,体现了网站的时效性。名流茶馆与迅龙科技就传统“津派”相声利用手机视频、手机听书等新媒体技术传播进行了洽谈。
由天津葫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的烙画机,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渲烙合一的功能特性,不仅丰富了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创作题材, 更获得了四项国家专利。展会上,香港客商一次性订购了200台用于港立中学传播传统烙画技艺教育课程,中华国礼烙画研究院也将其定为烙画培训的专用产品。
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本次天津展区从设计理念上,处处围绕着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展开,体现了天津城市大气洋气的风貌和古今相融的文化特色。
在展位设计上, 以金、红色为主色调,处处贯穿以古今融合的特色, 既呈现出浓郁的“津味儿”民俗特色,又具有闪耀的“现代化”视觉冲击。展区以长卷的形式贯穿全局,长卷的一面是《潞河督运图》画卷,再现了清代乾隆年间海河两岸的繁荣景象, 古色古香,淳朴厚重;一面是今日的海河两岸的实景写照, 高楼林立,蔚为大观。二者相映成趣,体现了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文化魅力。展区以镂空、浮雕为装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响、现场演示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深入地表达了企业及项目的特性,达到了最佳的展示效果,对宣传天津文化、展示天津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012.12.26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