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2012年全国文化财务工作会议在海南召开
 
 

  12月18日, 2012年全国文化财务工作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 会议总结、交流了文化财务工作两年来的成绩、经验和举措,分析了文化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未来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任务,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少华指出, 此次会议对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指导文化财务工作更好地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两年来,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在文化部党组和各级文化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文化财务工作充分发挥“保障、服务、管理、监督”的职能作用, 争取经费、 强化管理、加强协调,取得了可喜成绩。 首先, 积极争取资金,文化投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到392.62亿元,较2010年增长21.5%。其次, 文化设施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十二五”时期,实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中央将补助约70亿元,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央歌剧院剧场等项目相继通过立项,概算总投资约40亿元。再次,以“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为契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此外,通过加强经费扶持,有力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对外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等重要领域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同时,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完善预算管理、提高统计服务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文化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总之,文化财务工作保障更加有力,管理更加规范,监督更加到位,服务更加优质。
  在肯定文化财务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同时,赵少华分析了目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她强调,一是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尽管文化投入增长较快,但总量并不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投入不平衡, 一些地方还存在对文化建设忽视、轻视、偏视的观念;二是文化设施建设与建成后使用管理仍需进一步统筹考虑,一些地方文化设施目标定位不切实际,造成设施建设与使用管理脱节,文化设施的使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实现;三是财务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文化领域“只讲投入,不讲产出”“重要钱、轻花钱,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比较普遍,同时管理方式粗放,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不高,作用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四是财务人员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参谋助手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财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难以适应文化改革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
  谈到今后文化财务工作的重点任务,赵少华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推进和五个抓好”。“一个确保”是要确保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落实,争取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等中心工作;“三个推进”是要继续推进“十二五”文化设施、 重点文化设施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到位,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五个抓好”是要抓好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文化统计、“两基”建设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赵少华还就做好明年与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作为整个文化全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保证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二是要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学习,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为科学决策服务,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文化财务干部队伍。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工作体系,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需要,形成“大财务”的工作体系,构建整体互动、协调共进、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大财务”工作格局。四是进一步把握好四个坚持,即坚持可持续发展, 争取将文化发展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各地规划,保障文化投入的持续增长;坚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投入责任, 健全中央与地方责任明确的分级投入机制;坚持公共文化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坚持以人为本, 项目、资金要多向基层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文化部财务司司长赵雯主持会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和文化部各直属单位相关负责人及财务处长出席会议,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财务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
                                    
                                       2012.12.19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