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滨海新区:争当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天津滨海新区对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培育文化软实力,把文化的发展繁荣作为争当排头兵的重要内容,摆在了全区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滨海新区进一步提出了争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以文化体制改革带动文化事业发展,用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实现文化惠民;把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使滨海新区成为“富有开发开放特色、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强区。
  培育滨海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滨海新区开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争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实现开发开放使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在打好攻坚战、 争当排头兵实践中凝聚共同理想、培育“滨海精神”,在全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打好攻坚战、争当排头兵,是滨海新区的使命。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滨海新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开发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十大战役的各个主战场为课堂,以十大战役、十大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典型范例为生动教材,结合党的先进性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各级干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实施领导干部自主学习培训工程,举办了“党政一把手进修班”、“处级干部理论读书班”等, 以街镇干部为重点, 组织了“基层支部书记研修班”等,每年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
  打好攻坚战、争当排头兵, 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强力支持。用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 以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鼓舞斗志, 是滨海新区开展群众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 新编《科学发展观新三字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深入浅出地诠释科学发展观, 创办民生大讲堂,组成百人讲师团,解百姓所急,释百姓所惑,一年举办500多场,群众参与热情很高。“五大员助推排头兵工程”,是滨海新区宣讲争当排头兵实践的创新活动,4000多人组成的五大员队伍,包括:理论政策讲解员、“十大战役”服务员、社情民意通讯员、和谐社会指导员、乡风文明监督员。他们活跃在社区乡里,以百姓身边变化的生动事例,解读滨海新区科学发展的成果。他们通达社情民意,为百姓排忧解难,架起党群连心桥,他们弘扬文明正气,鞭挞不文明的现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广泛传播,宣传开发开放攻坚战的伟大意义,成为助推滨海新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有生力量。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滨海新区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这个主线,抓住了联系开发开放实际这个关键,对全区干部群众进行了细分式宣教活动。这种以丰富多彩的、适应不同群体接受能力和接受偏好的创新做法,使宣教活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群众,增强了教育活动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
  把群众的参与性和宣教活动的针对性有机结合,是滨海新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鲜明特征。
  滨海新区启动了征集、宣传、践行“滨海精神”表述语活动,以总结提炼新区人民在开发开放中形成的开放胸襟、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强化新区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征集滨海精神表述语活动历时一年多, 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征集到作品40000多条,经过初步遴选、群众投票,专家评审、修改、提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投票及区级领导审议、区委常委会审定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确定了“开放创新,引领未来”八字滨海精神表述语。
  “开放”,体现了滨海新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世界眼光,“创新”是助推滨海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永恒灵魂。“开放创新”,鲜明地表达了滨海新区的人文关怀和精神特质。“引领未来”表达了滨海新区人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风貌,是滨海精神内在精髓和外在气质的有机统一,浓缩了滨海新区不辱使命的勇气与担当。
  广大干部群众、外来建设者,通过参与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滨海新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博士说:滨海精神体现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精神面貌,而“天河”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可以说就是开放创新的结果,与滨海精神非常吻合。滨海精神不仅是对滨海新区精神面貌的概括,也是对超算中心的概括,这对于今后的工作具有更进一步的指导意义。滨海精神不但是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一路走来、创造精神的概括,也是滨海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力量源泉。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以推进“四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以文明创建的成果提升城市文明和影响力。营造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氛围。
  滨海新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为契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诚信建立、道德引领、理想信念、雷锋精神等方面的“先行”,着力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和综合影响力。
  道德引领的先行, 首先把参与性和参与度放在首位。 通过“公民素质大讨论”,让广大市民都有机会参与,都有机会发表意见,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中,通过《滨海新区市民礼仪知识读本》,生动讲解文明礼仪知识,让“讲公德、守规矩,维护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仪,树立良好形象”的文明理念根植于广大市民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诚信、服务诚信、个人诚信建设,以讲诚信为支点,撬动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全社会的风尚引领中, 滨海新区以“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为抓手, 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活动中, 践行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了全区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 新区一些功能区成立了志愿者组织,新区也成立了志愿者协会, 统筹全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 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社会尊重、支持、崇尚志愿服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利用“3·5中国志愿者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纪念日,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一批以社区为阵地的“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以“十大战役”建设者之家为阵地的“滨海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以农民工子女学校和高校结对帮扶为阵地的“七彩课堂”,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如今,滨海新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雷锋精神的主流阵地。
  在弘扬社会高尚道德的教育活动中,滨海新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身边典型的说服力,极大增强道德引领的亲和力。 “蓝领专家” 孔祥瑞、“知心爱人”王欣、中国式“保尔”顾金钟,他们的事迹,在滨海新区广泛传播,他们的精神,让很多人感动。以道德模范评选为契机,建立起“推荐、评议身边好人”的推荐机制。用身边模范,激励社会正能量释放,用正能量引领社会正气。
  典型引路与广泛参与相结合,注重在广大群众的广大层面注入社会的正能量,是滨海新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始终不变的用力方向。在社区,在小区,深入开展文明楼门创建活动,将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群众化、大众化、具体化,打造特色文明楼门,建立新型邻里关系,文明楼门创建活动成为滨海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楼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保护公共设施,选拔和组建骨干队伍,让团结文明和谐的社区创建活动,进入每一个家庭。截至目前,滨海新区涌现出文明楼门、特色楼门近千个。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打好攻坚战,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争当排头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以“四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持久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学习身边模范,全面培育健康向上的新风正气,增强新区人民的荣誉感、责任感。以文明创建的成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从身边点滴变化,发现城市进步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升了滨海新区的凝聚力、吸引力。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着力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滨海新区加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打造区域文化软实力,是滨海新区打好攻坚战、争当排头兵的文化自觉。加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建设。滨海新区始终坚持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实现文化惠民,在文化传承的扬弃中树立文化自信,在打造区域文化软实力上下硬功夫。
  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实文化惠民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滨海新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一大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都是围绕均等原则,实现满足需求的目标。
  新区各城区和成熟功能区、 各街镇都按统一标准建设和配置群众文体活动场所, 一批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的功能得到提升;街镇文体活动中心、居村书屋、文化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全面达标。街镇社区服务中心不少于1000平方米, 社区服务站不少于200平方米用于群众文体活动;基层文化设施实现广覆盖,2010年, 滨海新区新建了7家文体中心、83家农家书屋、126家村文化室,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文化惠民工程3年的建设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行政村的全覆盖。2011年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向城区、军营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延伸。先后在康翠社区等38个城区居委会、 武警五支队等5个军营、中心商务区建设者之家等7个“十大战役”建设者集中居住的公寓,建成100个居民书房和居民文化室。今年,继续建设50个居民书房和50个居民文化室, 以及5个文体活动中心。基层文化设施网络越织越密,居民步行10分钟就可找到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或场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硬件”的扩充和完善,不断扩容和提升。滨海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综合性、有特色的文化工程相继开工;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19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健全, 结构合理、发展平衡、渠道畅通、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新区结合各城区和功能区地域以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在呈现出群众自发与政府引导助力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局面,群众业余文化团体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各街镇居村,活跃着业余文化艺术团队近400支,队员上万人。平均每个居村都有1支以上业余文化艺术团队。塘沽小海螺艺术团、杭州道街金色港湾艺术团、大沽龙灯队、渤海石油老年艺术团、汉沽阳光艺术团、大港枫叶艺术团、 太平镇河北梆子剧团、港西街落子团等民间文艺团体, 在区内外已经小有名气。
  每逢节日,各大公园、文化场馆、社区服务中心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市民走出家门参与其中,在愉悦身心中传播幸福与快乐,愉悦自己也愉悦大众。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事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接受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洗礼,净化着心灵,提升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培养大众的文化自觉,滨海新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势利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植入百姓心里,为打造新区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挖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优势,以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品位为目标,滨海新区在打造区域文化软实力上,下足了硬功夫。
  争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体现着滨海新区高度的文化自觉。用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用文化繁荣为社会和谐提供重要保证,用文化浸润为市民素质提升注入能量。
  文化自觉成为滨海新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基石。
  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优良的文化环境以及大批文化人才,是滨海新区具备文化比较优势,充满文化自信的基础。以开放创新为文化特质的滨海新区,继承与发展永远是不变的旋律;开放与超越是文化信念、文化追求的永恒主题。
  天津600年历史影像中,河海文化的基色上,滨海新区不仅特点鲜明,且光彩照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历史人文荟萃、民俗民间艺术活跃。改革开放后,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融合,各地人才在这里投资创业,带来文化的多元性。这种对内对外开放的文化养成,注入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张力。特别是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在“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实践中孕育出的滨海精神,已经成为新区提升软实力,争创文化强区最硬的内核。凭海临风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已经与开放前沿的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融合,成为新区的城市神韵,成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天津碱厂、建于1880年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和中国化学工业摇篮“黄海学社”遗址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工业遗存,大沽口炮台遗址和始建于明朝的海神庙、海门古刹潮音寺讲述着滨海新区前世的荣耀,今天,闪烁着现代工业文明亮点的滨海工业旅游景点遍布新区,记录着新世纪现代工业一路走来的足迹。
  大沽炮台、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北塘炮台群等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区域开发开放增添了历史的厚重,而汉沽飞镲、大沽龙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滨海新区增添了人文的精神。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培育,滨海新区形成了版画、刻字、评剧、飞镲等较为健全的民间民俗文化体系。2010年滨海新区组织飞镲、评剧、刻字、剪纸、根雕等项目参加上海世博会天津周活动,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成了滨海新区的亮丽名片。塘沽的版画、大港的芦苇画、农民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今,新区投资改扩建的滨海汉沽刻字艺术馆、汉沽文化馆、国际版画藏书票馆已经成为了解滨海优秀文化传承的窗口,国际文化交流的阵地。
  把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成为区域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彰显滨海新区文化魅力的“文化名片”。滨海新区不断加大对特色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把区域文化与开发建设相结合,创造富含开发开放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新的文化载体。位于北塘经济区的北塘古镇,呈现明清古建筑风格,是对原北塘小镇的仿古重建,与附近的炮台群一起,呈现出历史的厚重。在中心渔港经济区,传统渔村正变身现代渔人码头,一座相当于14层楼高的世界最高妈祖像成为它新的标志。把滨海新区的海文化以新的面貌呈现了出来,显示出了滨海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如果说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与开发开放的理念有机结合,形成滨海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滨海新区国际艺术节为代表的全区性文化活动、海门艺术节为代表的在各功能区、街镇展开的特色文化活动、邻居节为代表的社区民间文化活动和纳凉节为代表的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则标志着滨海新区的文化创新与繁荣,日益扩大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借滨海文化优势搭建文化传播平台,中国动漫论坛、国际版画展交会、中国(天津)滨海国际创意设计展交会等文化会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滨海新区的高端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彰显了滨海新区的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些都表明,滨海新区在开发建设中,正以新的姿态表现着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着区域文化软实力。
  滨海新区以文化事业发展为支撑,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日趋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惠民的目标;以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历史文化的现实张力,实现重塑区域文化特色的目标;既做实文化惠民,也做足文化育民,既注重文化传承,又着力文化创新和繁荣;不断增强区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形成日益增强的文化软实力。
  锁定文化强区目标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争创文化强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滨海新区高起点发展文化产业,以建设国家级示范区为目标,实施“一区多元”“龙头带动”战略,形成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集群化、专业化。搭建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和融资平台,完善服务体系,使龙头企业、优秀项目、优秀人才形成汇集之势,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为建设文化强区提供强力支撑。
  实施“一区多园”、“龙头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滨海新区全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
  滨海新区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大发展带动事业大繁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按照眼光远、视野宽、层次高、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和引领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整合、开发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示范区。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原则,依托现有文化产业资源、着眼创新发展新业态、整合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一区多园”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 全力推进一批国家、市级重大项目落户新区, 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地区及环渤海区域的文化资源和发达的经济、人文、科技和市场,以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结合自身优势,使文化与科技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结合,按照高起点、示范性,形成一区六园。“一区”就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按照国家级的标准,发挥滨海新区地域性特色,吸引龙头项目落户,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文化精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争创领先地位。滨海科技创意创业产业园是基于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创意产业的技术园区,园区聚集了惠普、腾讯等35家高科技企业,组成云计算联盟;滨海国家动漫产业示范园和滨海国家影视网络产业园就是依托科技园区的技术支持, 开发、制作、发行高水平的动漫和影视产品; 滨海军事文化产业园和滨海港湾休闲文化产业园,依托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以文化主题旅游为特色的“海文化”旅游园区,打造沿海岸线休闲旅游产业带,实现旅游资源资本化与产业化;滨海新媒体产业园,是以发展新媒体为特色,形成数字娱乐产品开发,广告创意和传播聚集的传媒产业群。“一区多园”支撑起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骨架。
  走进国家动漫产业园,记者发现这里聚集着许多创意动漫企业。产业园技术平台技术总监王一夫说:“我们园区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 技术最先进的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渲染、 动作捕捉等专业技术服务,渲染一幅画面一般要花费近一个小时。但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只要一会儿就完成了。这个平台能够降低文化企业20%-40%的运营成本。”园区设立的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全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 天河一号”对接,共同建设基于云渲染的“国家动漫超级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全国最大最快的渲染集群,可完成动画电影全流程及3D立体影视特效制作,平台整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综合产业群。
  滨海新区利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充分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延伸和拓展文化产业链条,积极培育网络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动漫、影视创作等新兴文化业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数字内容产业基地。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发展,滨海新区将文化项目与经济项目“捆绑”,通过大项目带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使得文化产业呈现出“大、精、新”的特色:规模大——滨海新区投资415亿元, 全区已聚集文化创意产业400余家。2012年资产过10亿元的文化企业力争达到17家。 项目精——目前已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海洋博物馆等8个国家级项目落户新区, 神界漫画、 猛枞科技两个企业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业态新——涌现出了游艇、房车为代表的一批项目。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
  创新文化产业促进机制、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品牌,推出文化精品,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实现了高水平起步,跨越式发展。
  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新区政府成立以来,集中出政策,用心搭平台,形成了政策宽、平台高的服务体系,加大对优秀企业、优秀人才的扶持力度,筑巢引凤,大批龙头企业入驻,新品精品迭出。
  资金足、政策宽是滨海新区扶持文化产业的两个重要特征。滨海新区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这项资金从2010年1000万元、2011年1亿元,到2012年增加到5亿元,并且承诺以后逐年增加。扶持资金的大幅提高,充分体现了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力度。引导资金采取补贴、奖励和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仅去年一年,新区就通过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了77个文化产业项目,吸纳29亿元投资,吸引了近400家文化创意企业迁至新区发展。在资金支持的同时, 还放宽准入条件和领域,放宽出资条件,制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平台高是文化企业最大的感受。为解决文化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滨海新区搭建了“六大平台”,为文化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政策平台:先后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前瞻性强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投融资平台:针对文化企业的特征和资金需求,滨海新区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建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引进专业担保公司,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千方百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公共技术平台:在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建设了动漫技术服务平台,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渲染、动作捕捉等专业技术服务,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人才平台:建立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中心,制定相关政策,吸引、聚集国内外文化和创意产业名人、大师及领军人物等高端人才来新区创业发展;产品交易平台:成立天津海泰数字版权交易服务中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作品数字化出版、经营、投资、融资等支持;行业服务平台:成立了滨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为整合文化产业信息资源和文化创意企业开展交流、协作,实现共赢多赢。
  “六大平台”打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普遍遇到的“瓶颈”。“滨海新区的眼界十分宽广,在文化产业整体规划上拥有先进的理念。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兔侠传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滨海新区在投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集团就不会有充分的资金投资这部影片。”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大方表示,“在新区,仿佛有一支无形的大手时刻支持着我们,这让我们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
  滨海新区以政策扶持为重点,以资金扶持为推手,以抓项目的方式打响文化产业发展攻坚战,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高起步。突出的表现是文化精品迭出,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新区创造”这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在稳步增强。3D动画片《兔侠传奇》获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和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两项大奖;神界漫画获中国动漫界的最高奖;《幸福来敲门》、《大学生士兵生活》获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电影《浮出水面的影子》获得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电影节多项大奖;《小小代校长》获得央视优秀数字电影奖;长篇动画《草莓乐园》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绿色动画奖”;《赛尔号》成为2011年国内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票房收入近5000万元;手机动漫作品《寻找自我的世界》和《与红嘴的战争》获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漫画类金奖和银奖;3D网络游戏《三界演义》获得网络游戏奖金手指奖和“最佳创新奖”两项业内顶级大奖;以我国“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动漫作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创新文化发展促进机制,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一区多园”,“龙头带动”,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创意文化精品涌现。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正稳步上升,形成了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滨海新区构建文化强区奠定了基础。
  作为国家战略的滨海新区,不断提升文化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不但在经济发展上给世人带来惊喜,在文化发展方面,也担当起争当排头的使命。
  文化企业聚集、文化精品迭出,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服务、文化惠民,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共享文化繁荣的成果;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诚信建设,提升了市民文化素养和文明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夯实了奋勇拼搏的共同理想,增强了滨海新区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打好攻坚战,争当排头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生发的文化自觉,使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成为滨海新区建设文化强区的鲜明底色。

                                    2012.11.0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