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推出精品力作 服务时代人民
——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天津入选剧目创作述评

 
 

  日前,天津6台优秀剧目入选8月至10月在北京举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这6部作品是:新编京剧《香莲案》、新编历史剧《无旨钦差》、评剧《寄印传奇》、《非常妈妈》、河北梆子《晚雪》、歌剧《白毛女》,创下了全国各省区市参演院团和剧目最多的佳绩。艺术精湛、风格迥异的6部作品同时诞生于一座城市,又同时入选文化部近年来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展演活动,是巧合,还是必然?必然的背后,又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原因? 天津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艺工作者们从五个方面展开的艺术创作工作,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注重文本创作 强化剧目建设
  艺术创作生产的核心和基础在于艺术文本的创作。艺术文本决定着艺术的方向和价值。天津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高度重视艺术文本创作环节,在立意和选材上反复斟酌,力求创作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反映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
  参演的6部作品, 或从人性的深度, 探讨了如何对待欲望和诱惑, 如何对待苦难的永恒命题(如《香莲案》);或以史为鉴,折射出社会环境、监督机制对反贪倡廉的重要作用(如《无旨钦差》、《寄印传奇》);或以母爱为主题,用人间大爱歌颂时代(如《晚雪》、《非常妈妈》);或顺应当下观众审美要求,突出民族特色,复排经典(如《白毛女》)。6部作品无一不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时代主题,唱响了时代精神主旋律。
  如果说选材立意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方向,那么,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品格的褒贬、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最终价值。天津文艺工作者在艺术文本创作中从不忽视对世事变迁的忠实记录、对人性变化的细致描摹、对人生价值的深度考问,让群众观后有所思、有所感。《香莲案》通过对“案件”始末的重构,对主人公的行为动作、内心世界作了更加细腻、缜密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攀向人生高峰的书生如何堕落的过程,更看到了一个普通女性善良、坚韧、自尊的不凡”;《无旨钦差》通过安德海由盛到衰、乃至付出性命的一段经历,反映了金钱私欲的恶性膨胀可以导致人生的覆灭,表达了物极必反的况味思考;《寄印传奇》通过一段传奇故事,将两个形象对立、真实面貌被逐渐剥离的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引发观众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晚雪》通过一位母亲寻找被拐孩子的艰难经历, 折射了社会影像, 唤起了观众对社会良知的深度思考; 《非常妈妈》通过一个外来保姆独自抚养一对龙凤胎弃婴的感人故事, 反映了横跨三十年的社会变迁——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创作理念最终成就了6部作品的精品价值。
  凝聚各方人才 注重合作创新
  在艺术创作生产中,主管部门充分利用本土艺术人才的同时,综合利用多方资源,加强各地人才的交流合作,不但活跃了思想、开拓了艺术视野,而且保证了艺术创作的求新嬗变。
  新编京剧《香莲案》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担任艺术顾问,著名戏剧评论家、作家刘连群任编剧,同时邀请了山东京剧院资深导演白云明执导,“让一个古老的故事多了一种解说,让程派艺术多了一出新戏,让京剧舞台多了一种呈现”。新编历史剧《无旨钦差》特邀了曾多次荣获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奖项的著名导演石玉昆执导,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作曲,借鉴揉入了诸如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语汇,有效地丰富了人物形象,扩展了舞台的时空感。评剧《寄印传奇》汇集了京、鄂、闽、冀、黑等地的一流编剧、导演、音乐、唱腔设计、舞台美术等实力派的创作人员,如著名剧作家郑怀兴、著名导演欧阳明、艺术指导李春喜等,从生活中提炼戏曲程式,让传统程式焕发勃勃生机。河北梆子现代戏《晚雪》由著名导演艺术家张曼君执导,著名剧作家孙德民任编剧,排演上借鉴了歌剧的叙述形式,以唱段来组织戏剧场面。歌剧《白毛女》主演为本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瑛,同时特邀了中央歌剧院导演李稻川执导,并邀请“陕西华县老腔”的演奏家们加盟演出,以民族乐团作为伴奏形式,在当代中国歌剧界殊为罕见。现代评剧《非常妈妈》特邀了沈阳评剧院和天津评剧院的优秀人才进行舞美和唱腔设计,大胆将方言引入评剧剧目演出。这些集合了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具有开阔思路的创作团队保证了艺术精品的创新价值。
  强化精品意识 不断锤炼打磨
  精品主题的确立、形象的塑造和演出的呈现必然经历了精心锤炼、反复打磨的艰辛历程。在艺术创作生产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们坚持精品意识,以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为目标,并将其贯穿始终。
  《寄印传奇》经历了3次大删改和无数次小改动,即使在排练中发现了新问题,主创人员也要坐下来讨论、修改;《晚雪》剧本共经历9次修改,即使在排练间隙, 主创人员也都围坐一起探讨剧本;《香莲案》即便在获得第六届京剧节一等奖后,仍邀请北京专家和主创人员商讨、修改;《无旨钦差》主创人员随着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入解读,每场演出前都会对表演和唱腔做细微的改动;《白毛女》成功上演之后,为了精益求精,导演李稻川和舞美设计刘枫华专程来津研究修改方案。
  如果说主创人员对剧目的打磨奠定了精品的基础,那么演员的精彩演绎更决定了这些剧目的最终呈现。为了取得出色的演出效果,演员们在排练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寄印传奇》的演员在近两个月的排练中没有休息过一天, 每天排练到很晚, 有的人还带病坚持工作;《白毛女》参演人员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排练强度;《晚雪》的演员在冬无暖气、夏穿棉衣的恶劣条件下坚持排练;《无旨钦差》中丁葆祯的扮演者孟广禄坚持每场演出后写下演出日志,总结当天的演出心得,找出不足,以求下场演出能更出彩。锲而不舍,水滴石穿,正是这种精神保证了天津艺术生产朝着精品力作的高峰不断攀登。
  注重量体裁衣 发挥各自所长
  艺术创作生产受制于客观条件,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一台剧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结合剧种特色选材,根据主演自身特色量体裁衣。 6部参演作品不论在选材、立意还是人物、唱腔设计上,都根据各自剧种的特点及其院团的实际情况注重量体裁衣,发挥各自所长。
  《香莲案》根据院团条件, 精心设计了程派“秦香莲”, 带给观众新的体验,也给予秦香莲故事新的诠释。 《无旨钦差》不但充分发挥了曾荣获戏剧梅花奖的优秀演员石晓亮扎实的武丑功底, 精心设计的反串青衣、老生、花脸乃至花旦更被石晓亮演得惟妙惟肖。《寄印传奇》的原剧《寄印》是以子虚县令侯文甫为一号人物的戏剧作品,为了发挥评剧表演艺术家曾昭娟的表演优势,契合评剧艺术创作规律,主创人员反复讨论,数易其稿,终于改出了以二号人物冷月芳为主人公的《寄印传奇》,完成了对剧本脱胎换骨的“大手术”。《晚雪》情节设置了许多“突转”,力求发挥晚雪扮演者刘志欣的极佳唱腔。津版《白毛女》独辟蹊径,采用院团自有的民族乐队担任伴奏,使音乐风格与剧情所追求的质朴风格相吻合。《非常妈妈》为适应天津评剧院三团演出的需要,变喜剧为正剧,确保了评剧的艺术风格。
  重视基础环节 强化服务基层
  多年来,天津文化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艺术作品的创作生产工作,把艺术创作生产作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天津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务求实效,始终坚持从基础环节上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方向,从政策导向上保障艺术创作生产完成,为天津艺术创作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从深入了解各文艺院团的艺术创作生产计划,到明确规划其艺术创作生产重点,主管部门带领文艺工作者反复研究投排剧本, 坚持不成熟不立项、不成熟不投排。从选题、列提纲、初稿、成稿, 历经一遍遍修改讨论,一次次组织专家研讨,确保了剧本的成熟度,也保证了剧作的成功率。
  除了坚持对每部艺术作品层层把关之外,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积极深入基层院团进行艺术创作生产调研,协调解决艺术创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障文艺院团艺术创作生产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给予政策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天津的艺术创作生产。 参加此次展演的3部剧目都曾在各大赛事上斩获殊荣:新编京剧《香莲案》荣获2011年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新编历史剧《无旨钦差》荣获2011年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评剧《寄印传奇》荣获第十一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9——2010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十三届“文华大奖”及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等五项大奖榜首。
  此次天津6部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是天津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艺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共同结果, 也是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硕果,更是文化强国战略指导下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艺术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推出精品力作,服务时代人民”的目标之下,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戏佳作还会在天津这片热土上百花齐放、争奇斗妍,海河的春风还会吹进首都这座大舞台,继续抒写生命、成就经典、服务人民。

                                     2012.09.02
                                (新闻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