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文化中心:点亮津城夜生活 让夜天津活色生香

 
 

  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气质。这文化,包括一座城市中人们的平均文化水平形成的文化氛围,也包括一座城市的历史和地域文化。 而天津,有着600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并不缺少文化的城市。尤其当天津文化中心建成开放以来,天津的文化在这里汇聚、浓缩,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标签。
  “夜生活”,从一个角度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生活文化。与许多大城市相比,天津是一座“夜生活”并不发达的城市,但是,听音乐会、看演出、看书、健身、散步等,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夜生活”。而这一切,如今都能在天津文化中心实现。
  文化中心的“夜生活”
  白天它是“城市会客厅”,傍晚,它则让夜天津活色生香。
  天津文化中心开放以来,据统计,截至6月10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可以说,天津文化中心真正成为市民享受文化气息和休闲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白天,文化中心内呈现出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尤其到了周末,本市和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文化以及天津文化所展现出的魅力。而在傍晚,文化中心内的人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白天显得更热闹。但是,在傍晚的文化中心园区内,你会发现人们的脚步不再像白天那样匆忙,不再为了参观各处场馆而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园区内。人们用慢下来的脚步,用眼睛,用心去体味文化中心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6月10日傍晚时分来到文化中心,虽然记者是在文化中心开放后第一次来到这里, 但并没有急切地到每个主题场馆参观,而是随着人们的脚步,慢慢地流连于文化中心园区内。因为,关于文化中心各个场馆的介绍和报道已经太多,想要知道那些恢弘建筑里到底有什么、到底有多震撼,以后有的是时间去体会。反而,文化中心园区内的人,才是记者这次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
  傍晚的文化中心里,各个建筑的夜景灯光已经陆续开启,湖中喷泉在灯光的映衬下格外妖娆。仔细观察,傍晚时分来到这里的人们大多是天津本地人, 外地游客在白天参观完之后已经陆续离开, 奔赴下一个参观地点。扛着“长枪短跑”的摄影爱好者在湖边寻找着最佳的拍摄角度;一家老少三代在幽静的园区小路内散步,刚刚学会跑的孩子在前面疯跑着,后面的爷爷奶奶担心又幸福地看着自己的孙女;几对情侣坐在湖边的草地上望着远方的高楼大厦,为他们自己描画着美好的未来;几个大学生摸样的青年步伐很快,但又受到旁边人的感染,快速的走路之中又带着些许轻盈,面带微笑,原来,他们是想要在图书馆闭馆前赶到图书馆借几本专业书籍,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准备……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傍晚的文化中心,在人们幸福的微笑之下,白天里壮阔恢弘的文化中心建筑也散发出一股温柔。天津人在傍晚的文化中心内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而文化中心也为天津人带来了具有文化气息的傍晚休闲生活,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夜生活”。
  文化中心的京剧韵味
  这里不仅有大文化,还有些点点滴滴所透露出的小文化。
  曲艺文化,是天津文化的一个标签。记者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海河边的姥姥家度过。每天天刚亮,记者都会被海河边吊嗓子的京剧票友那洪亮且极具底气的唱腔叫醒。但是,如今记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平日里见到过练嗓的票友了,也很难再听到那丝毫不亚于专业京剧演员的唱腔。而如今,在文化中心的傍晚,你或许也会听到从某个角落传来的那时而浑厚、时而高亢的声音。京剧票友练嗓,在文化中心这个天津文化新的聚集地内得以重现。
  傍晚时分,当记者流连于文化中心湖边小径的时候,隐约间从小径深处传来了一声声熟悉但又有些陌生的吊嗓的声音,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虽然记者对京剧并无太多了解,但凭着儿时所受的那些被动熏陶,也大概觉得这个练嗓人的水平并不一般。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记者远远地看见一位白发老人站在湖边,对着远处的大剧院正在练嗓。
  走到老人身边,记者在老人背后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仔细听着老人在开嗓之后的京剧小段。渐渐地,老人发现了他身后的年轻人,走向了记者。“年轻人,你也喜欢京剧?”老人问。“也说不上喜欢,奶奶和姥姥都是京剧票友,从小就被动地接受着京剧的熏陶。这些年很少再听到公园里的练嗓声音了,就坐下来听一听。”记者说,“不怕您笑话,听您唱了几段下来,我感觉您已经唱了很多年了吧。”老人笑着说:“是啊,从20多岁的时候就在厂里给同事们唱,也曾专门拜师学了几年。现在老了,嗓子不行了。”
  “您住在附近么?怎么会想到傍晚来到这里练嗓子唱几段呢?”记者问。“我就住在友谊路,离文化中心还是很近的。慢慢走也就十分钟就能到这里了。以前文化中心还没有建设的时候,我总会来到当时还叫银河广场的这里练练嗓子。 毕竟现在并不是都喜欢京剧, 而且在小区里练嗓子难免会影响到邻居,现在年轻人都很忙,都希望多睡会儿,所以这些年很少在早上练嗓子了。”老人说,“文化中心建设的这几年,可是把我憋坏了,时时刻刻地盼望着早日建成。今年终于建成对外开放了,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么多文化场馆我也都去了,感觉很好。政府为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好事啊!不仅可以去这些场馆里体验文化的魅力,而且对于我这样的老人来说,也有了一个能够休闲散步的好环境。而且在这里练练嗓子也没有打扰到他人的顾虑了。”
  “您这也是文化在文化中心的另一种体现嘛。”记者说。 老人笑了笑说:“文化中心么, 就应该有大文化,也应该有这些点点滴滴所透露出的小文化。”老人边说边看着湖对岸的文化中心大剧院,慢慢地说:“这个剧院我前几天进去参观了,真的很有气魄。以前谁能想像能在这样的剧院里看一场演出啊。希望能多演一些京剧,我一定会去看的。”
  图书馆里的文化墨香
  傍晚散步之余,也能到闭馆较晚的新图书馆内看看书。
  有人说,看一个城市的市民文化水平,先要看这个城市的图书馆。有多少图书馆、图书馆的规模、馆藏数量等,都从一个角度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市民文化氛围。而在文化中心里,新的天津图书馆刚刚开放。相比复康路上的老天津图书馆,它更加现代化,更具有设计感和艺术感的环境、更丰富的图书种类都让天津人体验到了新馆所带来的文化墨香。而晚饭后,人们在看演出、散步之余,也能来到闭馆时间较晚的新图书馆内看看书,借两本回家。
  当记者第一次来到新天津图书馆的时候,给记者以极深印象的首先是新图书馆内部的建筑设计。几何感的建筑结构在亮白色墙面的映衬下显示出极强的设计感,巨大的玻璃结构能够在白天提供很好的自然光照。而迎面而来的巨大图书墙,虽然记者发现那只是装饰,但这样的图书墙设计可以使人一进入图书馆便能感觉到强烈的文化氛围,并能给予人们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傍晚闭馆前的新图书馆里,人们还会络绎不绝地进入这里看看书,很多人都赶在闭馆前拿上自己喜爱的书籍走到自助借书机上办理借书手续,恋恋不舍地在闭馆的最后时刻才走出图书馆的大门。值得一提的是,新天津图书馆馆内的所有图书都使用自助借还系统完成图书的借还程序,馆区最多的自动化设备就是分布在2层和3层的自动借还书系统。读者将借阅证放置在扫面区域,根据提示,将所选书籍放置在感应区,系统便可自动感应书籍信息,选择确认键,系统打印借阅凭证条,这样整个借阅过程就完成了。
  而在一层综合服务大厅南门的西侧,有专门为读者提供还书服务的自助还书区域。记者看到,自助还书机共有3个还书口,这些还书口与传送带连接,可以将书直接运送至进行分拣的图书箱。 在扫描读者证、还书口打开后,读者直接将图书放到传送带上就可完成还书手续了。
  闭馆的时间到了,记者和所有读者都恋恋不舍地走出图书馆。但是,文化的“夜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么?如果你晚上下班错过了开馆时间,也能到图书馆去借还书籍。 在图书馆的南门和西门外侧,设置了3台24小时自动图书馆服务机,24小时为读者提供图书的借还服务。
  记者在图书馆内参观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图书馆内人头攒动但异常安静的良好氛围还是让记者感到些许惊讶。新图书馆刚刚开放,许多人来到这里也并不是为了看书和借书,而是在逛文化中心的同时来到这里参观一下。但是,无论老年人、中年人、孩子还是学生、白领、老师、农民工,一进入到这里,都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安静。一个小男孩儿在父母的带领下徜徉在书的海洋当中,突然间小男孩儿没有站稳,膝盖磕在了书架的一角,但是小男孩儿并没有大声哭闹,而是忍者疼痛、咬着嘴唇流下了无声的眼泪。
  在二楼的图书阅览区, 记者遇到了一位来天津打工的农民工兄弟王金宝。 与旁边人们光鲜时尚的衣着相比,这位农民工兄弟的衣服上还残留着一些洗不掉的白色漆点,双手也由于长期工作而显得十分粗糙。记者始终在一边观察着这位农民工兄弟,他在一个书架间停了下来, 拿起了一本人生规划方面的书看了起来。 突然间,他的电话响了,发出了山寨机那种刺耳的手机铃声。这位农民工兄弟在接完电话的时候,略带尴尬地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
  记者走上前去,一边翻书一边对他说:“你好,你怎么称呼?”看到记者是在问自己的时候,这位农民工兄弟有些疑惑地看向记者, 眼神中流露出“是在问我?”的疑问。 记者点头,他说:“我叫王金宝,有什么事?”“没什么事,来看书啊。来天津打工?哪里人啊?”记者问。“山东临沂的,在一家装修队干装修。”王金宝用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说。“怎么想起来这里看书了?” “今天的活干完了, 吃完饭没什么事情干,看到这里有个图书馆就进来看看。”王金宝说。
  记者和王金宝小声地聊了会儿天,其实他是一个热爱图书的大男孩儿。由于家里没条件供他上大学,高中毕业后,放弃了高考机会的王金宝就来到了天津打工。但是,业余时间他都会用来看书,一部分工资也用在了买书上。王金宝说,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因为只有看书,才能让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坐着乘凉也是享受
  有壮阔的全景,有恢弘的建筑,有烟雨朦胧的湖边小筑……
  傍晚,除了天津图书馆和有演出的大剧院之外,大部分场馆都已经关门谢客,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在文化中心享受自己的“文化夜生活”。在文化中心园区的湖边上,设置了很多石凳和长椅,人们在逛累了可以坐在上面看着脚下的碧波荡漾,远眺城市中心那些高楼大厦所展现的霓虹尚彩。
  记者走出图书馆后,在湖边的一条石凳上坐下,雨后的习习凉风拂面而来,平静的湖水涟漪四起,含苞待放的荷花在夜晚的灯光下散发出别样的美丽。此情此景,记者觉得似乎曾经在哪里与之有过邂逅。几经回想,原来这种感觉曾经在西湖岸边感受到。如今,在文化中心的湖边,这样的惬意感竟然也扑面而来。
  虽然文化中心的那片湖水无法与西湖相提并论, 但在文化与艺术的包围下, 这片湖水却显现出难得的宁静,就连水波也是极温柔的,轻轻地滑向岸边。 傍边的石凳上, 几位老人拿着藤编扇子一边聊家常,一边乘凉,一边看风景。这样的情形,曾经也只存在于记者儿时的记忆当中。几位老人是越秀路附近小区的居民,晚饭后走到这里散步乘凉。一位老人对记者说:“文化中心环境真好,开放之后我们几个人就相约每晚来这里坐坐。看看喷泉,听听草地里的音响放出的音乐,比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好多了。”
  而在另外一边的石凳上,一个女孩儿正在拿着画板,用水彩笔一笔一笔地描绘着文化中心的美丽夜景。这个天津美术学院的大二学生,在文化中心建成后经常来到这里,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文化中心的每个角落。女孩儿给记者翻看着她最近一周所画的文化中心,有壮阔的全景,有恢弘的建筑,有烟雨朦胧的湖边小筑,还有那建筑中神采各异的游客……文化中心的一切,在女孩儿的画笔之下既抽象又写实,一幅幅画面,展现出的是文化中心里的人们在感受文化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文化熏陶着这个美丽的城市会客厅。

                                      2012.06.19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