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200亿元构建文化惠民载体
 
 

  日前,整修一新的平津战役纪念馆迎来第一批参观群众, 在新布展的雷锋展馆内, 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1000多名学生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特殊主题班会。场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平津战役纪念馆开放后接待的第100批主题班会活动。近五年,天津财政投入巨资构建三级惠民文化载体,使350个公共文化载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水平显著提升,天津人均拥有文化资源和公共图书馆藏书位居全国前列。
  “咱们的流动书房又送书来了。”体院北社区的徐大爷在家门口乐呵呵地取走了他需要的两本养生保健书籍。徐大爷口中的流动书房,说的是天津图书馆建立的汽车图书馆。从2007年开始,在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采购渠道购置公共图书,让拥有百年历史的天津图书馆与街道、城镇居民委员会“联姻”,建成56个城乡社区分馆,市图书馆建立分馆服务中心,专门安排两部汽车作为汽车图书馆,在50余个服务点常年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 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借到市图书馆的图书, 实现了分馆与市馆的“通借通还”。2008年,天津开通了家庭虚拟图书馆,将现代化、个性化电子文献信息资源送到市民家庭。目前,天津市级公共图书馆总面积已达到12万平方米,地域覆盖率达到100%,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位居全国第二位。
  随后,天津的博物馆、纪念馆敞开大门,永久性免费面向公众开放。由此,天津成为全国成批免费开放市级文博场馆的首个城市。免费开放使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各馆参观人数与免费开放前相比,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增长20倍,天津博物馆增长约10倍,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增长6.5倍,天津鼓楼增长5.5倍。2011年,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等市级公益文化设施,16个区县的29个公共图书馆、18个文化馆和209个街乡镇文体中心(文化站)全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形成了以市级展馆为龙头,区县分馆为枢纽,基层社区、村镇为基础的三级文化惠民载体。
  今年,天津一般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0.7亿元,增长38.7%。 按照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今后文化事业投入也要像教育、科技、农业一样, 财政拨款增长将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 天津要完成文化中心场馆、数字广播大厦、出版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 卫星广播电视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3D影视创意园项目建设,实施文化产业科技提升工程,新建改造1500个健身园、30个体育公园。记者在天津文化中心看到,端庄典雅的大剧院已经竣工,活力动感的阳光乐园也完成了公共空间装修。 博物馆、 美术馆和图书馆三大场馆开始交接布展, 即将免费开放。 这个被称之为“城市会客厅”的国际一流水准文化设施, 将使天津文化惠民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再生说:“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自身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惠民政策。”

                                       2012.04.20
                                   (新闻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