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五彩缤纷奏华章——天津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
 

  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这是天津文学艺术创作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一条路子。
  大发展必定大繁荣。
  素有“曲艺之乡”、“京剧重镇”称誉的天津, 如今影视、戏剧、文学等各艺术门类佳作迭出、 屡获大奖、享誉全国,特别是一大批津产电视剧异军突起,形成了电视剧生产高地。
  近年来, 我市共创作生产电视剧60余部、 1500多集, 名列全国前列。 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解放》,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正在播出的《辛亥革命》, 从全国两会期间热播的《幸福来敲门》,到表现天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站风云》,一系列津产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地卫视轮番上阵,收视率一路飙升,赢得了专家和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业的今天,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推出的国产首部完全意义上的3D动画电影《兔侠传奇》横空出世,目前已成功销往65个国家和地区,英国《卫报》以“中国挑起与好莱坞的动漫电影大战”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0年广州,在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代表舞台艺术国家水准的“文华大奖”揭晓,天津评剧院排演的评剧《寄印传奇》名列前茅;在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评奖中,天津艺术家更是屡获殊荣、蝉联折桂。 截至目前,已有30人获得“梅花奖”,其中4人获得“二度梅”,领跑全国各地。
  这些,正是本市近年来文艺创作持续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人才辈出的一个缩影和证明,充分彰显了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道路上的绝对实力,也展现出天津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加强创作引导弘扬时代精神
  文艺创作投入的是智力劳动,产出的是精神产品,影响的是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精神。总结本市文艺精品创作繁荣的“必然”,其基本的一条经验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各级文化部门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多出精品力作,弘扬时代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电视剧《解放》先后荣获金鹰奖、飞天奖、金像奖等11项重量级大奖,成为我市获奖最多、奖项含金量最高的电视剧作品。市委宣传部、天津电视台历经4年多的艰苦奋斗推出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 被中宣部列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作品,众多史学和文艺方面的专家称赞该剧取得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新突破,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文艺精品。本市充分发挥优秀作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在重要历史节点推出重大文艺作品,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被业内称为“天津现象”。著名党史专家逄先知、杨胜群,著名近代史专家金冲及,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仲呈祥等专家学者和中宣部文艺局有关方面领导纷纷提出,天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扛鼎之作,促进了天津的文艺繁荣,提升了天津文艺的影响力。
  贴近现实生活推出优秀作品
  近年来,全市有关文艺创作生产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注重挖掘现实生活,提炼精神内涵,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推出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
  再一次把观众目光牢牢吸引到荧屏的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单集最高收视率达到了11.94%。该剧是一部反映中年人家庭、事业、情感的现实题材作品,从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间发现细节、挖掘温情,其引人入胜的生活细节和温暖动人的情感基调,感动了无数观众。一些专家分析指出,该剧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喜爱,就是因为它贴近百姓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紧紧切合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现实主题。
  天津电影以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群众心声为追求,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先后拍摄了故事片《别拿自己不当干部》、《我的左手》、《兔侠传奇》等多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影片,连续捧得“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创造了16次蝉联华表奖的传奇,并成为全国唯一蝉联全部华表奖的制片单位。无论是塑造基层党员干部和新时期军人形象的故事片,还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画片,高尚的精神和美好的情感是这些作品张扬的唯一主题,都给人以力量的鼓舞、审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天津出版界昂扬奋发,鼓满风帆,蓄势远航,长篇小说《红》、《当家男人》和《开国英模》、《红色箴言大家读》、《献给母亲的歌》等一批歌颂伟大祖国、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出版发行。
  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始终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产生精品力作的土壤和根基。为推出表现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受到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多年来,各级文艺创作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要求,积极倡导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今年,市委宣传部提出在全市文艺界组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活动。 9月22日,来自市文广局及各艺术院团、北方电影集团、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市文联、市作协、天津画院的影视、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60余名创作人员深入滨海新区体验生活,感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发掘积累创作素材。深入生活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和热情,催生了文艺精品的涌现。这既是本市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一条创作之路,又是推动文艺创作繁荣的重要保证。
  出人才出效益促进全面繁荣
  近5年来,本市各类舞台剧目新作不断、好戏连台,本市新创作舞台剧目50余台, 荣获“文华奖”、京剧节、评剧节等国家级奖项240余个,票房收入年年递增……
  评剧《寄印传奇》荣获文华大奖,是近年来戏剧创作的重大成果。京剧《郑和下西洋》、《护国将军》在中国京剧艺术节获奖, 评剧《家有九凤》、《咱们村里的新鲜事儿》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话剧《北平·1949》、《灵魂的石头》, 京剧《无旨钦差》、《香莲案》, 评剧《珍珠衫》,舞蹈晚会《津门舞韵》等一大批新排演的舞台剧目,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纪念建党90周年,中宣部从全国遴选了10台剧目,组织了优秀剧目全国巡演。屡获各项大奖的京剧《华子良》再次入选其中。 该剧每到一地每演一场,场场火爆。“在一台戏里,我们有5位梅花奖演员、10多位国家一级演员,并且每一位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该剧主演、“二度梅”获得者、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激动地对记者说。
  “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是文艺人才实力的体现,更是城市实力的体现。”市作协党组成员、著名作家赵玫说,“天津的蓬勃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 天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合同制签约作家、创作项目签约机制、设立重点创作扶植项目等, 为作家充分展示才华和特色搭建了平台。越来越多的作家将精力凝聚到创作弘扬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上来。”
  一批有声望的老作家壮心未已,时有佳作;中青年作家正值巅峰,硕果累累;思想活跃的青年作家勇于探索,勤奋笔耕;各区县文学新人不断涌现,成果喜人,天津文学呈现出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繁荣局面。
  繁花似锦的天津文艺园地佳作迭出,一大批优秀文艺精品享誉海内外,扩大了天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新月异的天津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必将催生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

                                      2011.10.14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