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周六)上午9时,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中老年时报》、《津门曲坛》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海津讲坛系列讲座——天津戏曲、曲艺系列第九十三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康万生先生主讲——我和京剧艺术的渊源。
严寒的冬季,人们早早的来到报告厅,恭候康万生先生的到来。报告厅楼上楼下座无虚席,连过道、走廊都坐满了、站满了热情的听众,来晚的人干脆席地而坐。足见广大听众对康先生的热爱程度。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康万生先生是京剧裘派大家方荣翔的得意门生,主工裘派花脸,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京剧院著名铜锤花脸、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剧协理事。是全国著名的津门三大花脸之一,为津门赢得了很大荣誉。先后排演了《赤桑镇》、《探阴山》、《包公辞朝》等戏,并以其娴熟的演技和扣人心弦的声腔,塑造出一个个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康万生先生有一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他演唱调门是花脸的最高调门——正宫调。他演唱的风格,既有裘盛戎的神韵、气质,又有金少山那种黄钟大吕的气度,一九七九年有幸拜方荣翔为师,又向夏韵龙、王正屏、李长春学习,博采众长,使演技日臻成熟,他善于把唱腔的音乐美感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他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大探二》、《铡美案》、《锁五龙》等。在天津市首届戏剧节中以《包公辞朝》一剧获“优秀主演奖”,1993年梅兰芳金奖大赛中荣获提名奖。
这次讲座,康先生采取了和广大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康先生一边讲述自己的从艺经历,一边一一回答热情听众提出的有关京剧发声、唱腔、剧本、唱词、脸谱、嗓子保护等各种问题。不时应听众之邀,演唱花脸的经典唱段,粗犷、豪放、振聋发聩,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特别是无伴奏、无扩音器的京剧清唱,给广大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感受到了康万生先生的宏亮嗓音,圆润动听,高如行云、低如流水,韵味醇厚,表演轻松自然,洒脱干练。观众听他的唱,一口一个好,真是余音绕梁几日不绝于耳----真好听。
通过康先生的讲述,广大听众了解了康万生先生从小喜欢京剧。1957年,10岁的他就考入小红花儿童艺术剧院,经名师刘少峰、张福昆等老师的培养,两年之后的1959年又考入天津市戏曲学校,开始正式演出。时代的原因,1968年改行当了工人,1970年参军入伍,1974年复原分配到自行车二厂,1978年又因工作需要归队到天津市京剧三团。此间的甜酸苦辣千般滋味难以诉说。但康先生从不放弃,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把戏唱好了,为人民服务,别叫老百姓失望。康先生自己成长的历史就是奋斗的历史,勤奋加努力,用心琢磨,科学发声,顺其自然。所以越唱越带劲儿,根本感觉不到累。虽然六十有六,仍然雄心勃勃要在七十岁之前完成京剧三部曲,除已经开过的演唱会之外,还要完成京剧交响乐伴奏演唱会和无扩音器的原声清唱的演唱会。
广大听众衷心希望康老永葆艺术青春,能多出些音像制品满足大家的需求,能多带些徒弟,培养一些中青年的接班人,把经典的国粹艺术传承下去。
时过正午,广大听众还久久不肯离去,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候康老签名留念。
2010.12.05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信息员:张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