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东丽区政府主办的天津市第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藜诗歌奖颁奖晚会暨第三届东丽全国群众文学创作论坛于10月20日在东丽湖大酒店召开。 文化部社文图司社会文化指导处、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天津作协、东丽区委、东丽区人大、东丽区政协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活动。
颁奖活动特别邀请了在本次评奖中荣获特别奖的获得者、来自香港的张诗剑,诗集一等奖获得者、来自陕西的王可田,单篇诗歌一等奖获奖者、来自山东的迟云、上海的陈忠村、甘肃的方建荣参会,与本市获奖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中,市文广局和东丽区政府向为“文化杯”做出贡献的鲁藜先生的儿子王麦夏和女儿王晓枫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天津市第十九届“文化杯”全国鲁藜诗歌奖获奖作品集》已于近日结集出版。
同时召开的第三届东丽全国群众文学创作论坛则邀请了《诗刊》副主编李小雨,《中国文化报》副刊部主任红孩,著名诗人冯景园,《天津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宋曙光,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宋群利,本市群众文学干部和“文化杯”评奖部分获奖作者出席。论坛由天津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治邦主持,论坛为全国群众诗歌创作的现状、走向把脉,探讨如何更进一步扩大“文化杯”在全国文学评奖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这个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继续做大做强。
“文化杯”已经举办了十九届,成为全国群众文化的优秀品牌,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完全以业余创作者为评奖对象的评奖活动。 本次鲁藜诗歌奖评奖工作自今年3月启动,通过严格的初评、复评、决评,于今年10月对社会公开发布获奖名单。本次评奖活动,共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文学爱好者及香港、台湾同胞、海外华人的积极参与,并获得11个省市群艺馆(文化馆)大力支持。参赛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普通劳动者,也有国家干部,有耄耋老人,也有在校学生,更有来自藏族、土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参赛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为历年之最。从获奖作品中可以看出三个特点:主流作品多,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地域性鲜明,手法、风格、语言各异其彩;年轻诗歌作者居多,且出手不凡、锐气十足。
最终,评出获奖作品147篇(部),其中包括东丽诗歌大奖1名,由来自东丽的许向诚凭借《许向诚诗选》获得;特别奖7名,由金筑(台湾)、 张诗剑(香港)、绿蒂(台湾)、米斗(天津)、沙驼(天津)、袁秉彝(天津)、黄东成(江苏)获得;三位年仅十几岁的来自天津的黄碧玉、重庆的张琳婧、陕西的高璨获得新人新作奖;诗集类共有32部作品分获一、 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单篇作品类共有105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
2010.10.22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