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本市中小学公共电子阅览室正式开通
本市等9省市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
   
  更多图片>>  
 

  从今天在津召开的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会上获悉, 本市以及北京、辽宁等9省(市)成为试点地区,将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开展试点工作,使公共电子阅览室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文化部的部署,各试点地区将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确定一至两个地级市作为试点,选择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单位开展试点,包括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室)、各类学校、工业(产业)园区以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等。
  通过试点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与建设标准、运行与保障机制。创新观念和机制,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探索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发挥各方力量的积极性。
  试点工作将加大对中华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力度,以此作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的重要内容。将探索在青少年宫等设施中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可行性,为全面推广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做准备。通过试点工作,建立将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上网服务与图书馆、文化馆的传统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发挥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的作用。
  今天下午,本市中小学公共电子阅览室正式开通。
  “天津市中小学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是本市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第一批重点项目之一,由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市教委于今年年初联合启动实施。
  该工程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有关中小学教育的丰富资源,整合天津图书馆和天津高校多年来投资自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收集大量中小学生喜闻乐见和健康向上的文化资源,建成“中小学文化教育电子资源服务系统”,通过IP控制和账号登陆等方式,对中小学校园网络和授权用户免费开放,为天津市中小学生开辟健康有益的网上教育和学习阵地。
  “天津市中小学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 启动后将陆续覆盖全市上千所中小学,涉及在校学生100余万人,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探索。

                                   2010.09.28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