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又好又快为农民筑起“精神粮仓”
——天津市两年半建成2968个农家书屋纪实
      
 

  “墨香添彩新农村新风尚,书屋铸就新农村新辉煌。我们农家书屋,是乡亲们寻找腾飞翅膀的家园。每到农闲和节假日,乡亲们齐聚书屋,到家园里‘淘宝’。”这是天津市蓟县渔阳镇东马坊村村民刘艳霞在天津市日前举办的“我的书屋,我的家——农家书屋阅读演讲大赛”上一段发自肺腑的话语。如今像刘艳霞一样到农家书屋读书“充电”,获得新知识、新技术,已经成为津郊农民文化休闲的一种新时尚,已经成为津沽农村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6月30日,随着最新一批图书、光盘运抵天津市东丽区西地村的农家书屋, 该市又有1668个农家书屋开始成为广大农民的“精神粮仓”。至此,天津市2010年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任务不仅提前半年完成,而且超额完成468个。天津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起至今年6月底,仅仅用了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就高质量、高水平地建成了农家书屋2968个,为2011年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字当头把农家书屋建成优质工程
  天津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为什么能够做到又好又快呢?“好”字当头,是天津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最大亮点。早在第一批农家书屋工程启动时,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就提出了“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的严格要求。天津市各个区县行政村的村委会都把最宽敞明亮的房子调配给了农家书屋,同时为每一个农家书屋配置了质量好的书柜、报刊架、计算机和桌椅等硬件设施,使农民有了舒适的阅读环境。此外,为了保证农民阅读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天津市农家书屋办公室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农家书屋推荐书目》,结合天津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编制《出版物备选目录》,并广泛征询相关部门及农民读者意见,通过举办“看样选书会”,邀请各区县图书馆馆长、农家书屋管理员代表及农民读者实地看样本选书,把选什么书、读什么书交由农民自己来决定,以农民需求为根本。这一举措有效地增强了图书的针对性、实用性,调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热情。同时从2010年开始,天津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办公室按照不同区县农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各区县差异配置了一部分出版物,按照各区县行政村新建农家书屋配书批次的不同,又配置了30%的差异品种,实现了个性化选书、配书。图书选配的品种由原来的750种增加到2100余种,完全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各类图书比例要求。 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农民读者多方面、 多层次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而且为农家书屋村际间的图书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此外,为了保证农家书屋图书采购的质量,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专门委托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经过专家评审团的认可,确定了天津新华书店连锁配送中心和天津市邮政公司中标。为了确保送到农民手中的出版物高质量,中标单位对每册出版物都逐一进行了质量检查,随后一一加盖“农家书屋藏书”专用章。
  发挥效能 书屋成农民读书首选之地
  天津市农家书屋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从农家书屋建设伊始就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强图书管理员培训。在出版物统一配送到书屋之前,各区县集中举办图书管理员培训班,请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就图书的分类排架、 借阅程序、图书保管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培训, 提高管理员的书屋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管好、用好农家书屋提供了人员保障。二是制定管理制度。各区县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农家书屋管理办法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农家书屋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标准、资产管理、考核等方面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签订了图书馆、乡镇街、农家书屋三方资产管理协议,同时将农家书屋建设列入乡镇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
  为了真正发挥好农家书屋的效能,5月, 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家——天津市农家书屋阅读演讲大赛”。参赛选手们有的是大棚农作物种植者,有的是池塘水产养殖者,还有的是农家书屋管理员。他们或是以亲身经历讲述如何通过阅读农家书屋中的科技图书,指导了自己的种植、养殖实践; 或是讲述了通过阅读农家书屋中的科技图书, 开拓了视野,寻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或是在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过程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通过阅读演讲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引领农民朋友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除了参加阅读演讲大赛外,更为可喜的是,农家书屋如今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自觉读书的好去处。最近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与今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天津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目前津郊农民阅读图书主要集中在3个领域,其中农业科普类图书占65.4%,人文社科艺术类图书占18.5%,医疗养生类图书占11%。这表明农民在关注科学种田的同时,也重视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生活质量。 参加调查的306名农民读者在过去一年中平均读书4.8本,其中有72.8%的受访者的阅读地点是村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这个调查表明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读书的首选之地。通过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的新农民,已经在津郊农村处处涌现。
  快速推进 把惠及农民的好事办实
  仅仅通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天津就建成了农家书屋2968个,完成了全市农家书屋78%的覆盖率。 从天津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快速推进的方面来看,一是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伊始,天津市委、 市政府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任务纳入市委、 市政府工作要点及20项民心工程,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2010年,新建1200个农家书屋的计划还被列为天津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首批40项重点项目。为确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怀远,副市长张俊芳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到乡村调研,及时了解工作进度,现场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高效、有序进行。二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资金充足。天津市、区、县财政部门,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资金给予了及时足额拨付,为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提供了资金保证。三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到位。为了把这项惠及全市农村、农民的好事办实、办好,天津市农家书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区县有关部门,在工作中明确责任、落实要求、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从各个方面共同确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特别是各区县也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具体负责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施和协调,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提速发展,高质量、超额完成建设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010.08.28
                                (新闻来源:天津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