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海津讲坛系列讲座天津戏曲、曲艺系列第七十二讲开讲
      
更多图片>>
 

  2010年7月4日(周日)上午9时,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老年时报》、《津门曲坛》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海津讲坛系列讲座天津戏曲、曲艺系列第七十二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开讲。主讲人是评剧名家、导演杨淑芳女士,主讲内容为从事评剧导演和教育工作中的体会。
  评剧老艺术家杨淑芳,艺名艳灵芝。1934年生于天津。10岁拜蔡承恩为师学习评剧,12岁正式登台演出。曾先后为评剧名家鲜灵霞、新凤霞等唱帽儿戏、演娃娃生。解放以后参加天津市评剧团,先后在《女秀才移花接木》、《茶瓶计》、《端花》、《拾玉镯》等戏中担任主演,并在《陈三与五娘》、《鸿顺里》、《海河两岸鲜花开》、《红石钟声》、《刘胡兰》、《牛郎织女》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她的演唱功底扎实,演出经验丰富,擅演青衣、花旦、彩旦、老旦等不同行当角色,晚年专攻评剧刘(翠霞)派,演唱具有刘派刚劲宏朗,字清腔柔之韵味。
  杨淑芳老师向听众介绍了评剧的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剧目,她边讲边演,并不时插播珍贵的录音、录像资料,使广大听众对刘翠霞、鲜灵霞等评剧流派一、 二代创始人的唱腔艺术有了更直观、 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同时分享了杨淑芳老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综合京剧、声乐的特点,进行评剧唱腔革新的艺术成果,感受了评剧艺术的独特韵味。
  杨淑芳老师向听众介绍了自己在演戏的同时,还担任导演与教学工作的经历,执导的剧目有《红大娘》、《还魂案》、《花为媒》、《双玉蝉》、《费姐儿》等。在天津艺术学校评剧班任教时,培养出赵丽英、齐丽华、刘灵芝、王平等尖子人才。晚年对艺术锲而不舍、潜心研究,除不时对青少年进行辅导与教学外,还曾在中国大戏院成功举办“杨淑芳从艺60周年纪念演出”。天津市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出版了《评剧老艺术家杨淑芳演唱专辑》卡拉OK版光盘。2006年获得“红叶风采”全国大型文艺晚会天津选拔赛金奖。与大家分享自己从事评剧导演和教育工作的体会。


                                     2010.07.04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信息员:张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