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文化中心方案最终确定
六大场馆均已开建 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年内主体完工
          

天津大剧院效果图
天津图书馆效果图
天津博物馆效果图
天津美术馆效果图
 

  从有关部门获悉,天津文化中心六大场馆设计方案日前最终确定。负责项目的总包施工单位已全部进场,各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力争年底前完成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主体工程。本报独家向读者披露设计方案并解读各场馆功能。
  据了解,文化中心位于河西区,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从天津大礼堂向东延伸景观轴线,在轴线底景建设天津大剧院。紧邻大剧院西侧设置了中心湖面,并利用现状银河公园和天津乐园,共同形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中心标志区开放空间。在中心湖面南侧结合现状博物馆(改建为自然博物馆)与中华剧院,沿平江道自西向东依次建设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形成南侧文化博览区。结合现状青少年儿童培训中心、科学技术馆,在大剧院北侧建设天津阳光乐园,与湖面北侧的天津银河购物中心,共同形成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服务的北侧商业娱乐区。
  □ 天津博物馆
  构筑津城“世纪之窗”
  设计以“世纪之窗”概念作为原点,再现天津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建筑师将“世纪之窗”设定为一个完整空间序列,由内而外贯穿整个博物馆。在北侧主入口 “六层重门”的引导下, 公众穿过开阔的湖畔广场进入博物馆后,将置身于宽30米、长80米、高14米的“时光隧道”。这是连接各个展厅的公共大厅,是“世纪之窗”最核心和最精彩的部分。它沿纵向逐级上升,由低至高,先后连接古代、近代、现代展厅。公共大厅在南端横向展开成宽100米、高12米的“未来大厅”, 这是“世纪之窗”的终点,这里将充分展现文化中心和城市景色,预示着天津的美好未来。
  □ 天津美术馆
  常设中西艺术展馆
  美术馆坐落在博物馆与图书馆之间,主立面和主入口均面向湖心,14米高的入口大堂几乎是整个美术馆宽度的延伸,迎接由馆前广场进入的参观者。大厅旁设置了咖啡厅、陈列馆、档案馆、会议区和1个约500平方米的特别展区。
  美术馆二层是8米高的展览空间,包括一个1000平方米的综合展厅和一个约650平方米的可作为多媒体报告厅使用的灵活展厅。作为主要展览空间的综合展厅周围设有为参观者提供信息咨询的接待区,这一层既可以从湖畔一侧的主入口大堂进入,也可以由沿城市街道一侧的入口到达。 美术馆可提供4个常设展馆,除了为中国书法、西方艺术、雕塑以及现代艺术提供长期的展览场所,还设有其他展厅空间可布置巡回展览。
  □ 天津图书馆
  畅游知识主题公园
  图书馆首层设置了南北贯穿的通廊式共享空间, 以2个开放的大型入口与北侧湖畔广场、南侧城市空间相互连通,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图书馆,如同置身于公园的某一角落。另外,沿通廊设置了总接待台、信息查阅中心,以及报告厅、餐厅、咖啡厅、书店、少儿与残疾人阅览室。在2层、3层布置了拥有大量读者的中文书籍、杂志、报纸等开架阅览室。图书馆其他功能还包括:3层西侧的各种讲座活动室,4层的电子资料阅览、视听资料查询等空间,5层的工具书阅览室、专题阅览室等。 另外,为了确保贵重书籍的安全以及为大众书库提供足够的藏书量,将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
  □ 天津大剧院
  贝壳怀抱3枚珍珠
  大剧院坐落在文化中心湖面东侧。从水面缓缓升起的亲水平台上,从南到北依次布置了综艺剧场、小剧场和音乐厅三个主要艺术场馆。在漂浮的屋盖之下,三个场馆仿佛贝壳中璀璨的珍珠面朝水面,隐喻了天津海滨城市的特点。屋盖内设置了餐饮宴会功能,随着屋盖造型缓缓向水面方向抬高。
  综艺剧场拥有1600个坐位,舞台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布置,位于主舞台上方的台塔高出屋盖的标高,勾勒出典型的剧院造型。音乐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葡萄园中的梯田,1200个坐席环绕中央的乐队演奏台布置,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精彩的演出。400座的小剧场是一个用途灵活的演出场馆, 液压的舞台机械可实现各种类型的舞台布置,如前舞台、岛式舞台或用于时装秀的T型台。

                                   2010.06.10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