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 精彩的传统民俗表演自然不能错过, 而丰富的文化展演也为人们在节日里提供了更多好去处。据了解,为了丰富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天津市各区县文化局会同各职能部门,精心组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昨天,家住河东区的张鑫和家人来到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馆——这里正在举办“中国比利时版画家首次合作项目展”。“儿子是学美术的,所以今年元宵节我们是‘闹’中取静,到美术馆来熏陶熏陶。”张鑫告诉记者。
在静海县东方商业街上,《走进世界遗产》
《传统文化的载体——天津的乡土建筑及其保护》《探索明长城——天津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展》等展览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元明清天妃宫博物馆把展览送到了乡里乡亲的身边,为平时不便参观的人们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文化服务。
从大年初三开始, 宝坻大剧院已连续演出十余场传统经典评戏, 让“评剧之乡”的百姓真正体验到了“过大年、唱大戏”的文化魅力。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北辰区“万民同乐大联欢花会展演”的主会场北辰公园。虽然天公不作美,天空灰蒙蒙的,但北辰公园还是人山人海,一片欢乐的海洋。距离正式开演还有半个小时,喧闹的锣鼓声和欢笑声就响起来了,这让记者以为是记错了时间。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些等待演出的演员已经自发地扭起了秧歌,他们的“热身表演”赢来了众多围观者的阵阵掌声。北辰的花会比哪年都热闹,全区共设了11个花会会场,参演的花会队伍上百支,其中包括高跷会、狮子会、小车会、少练老会、舞龙、法鼓、腰鼓、秧歌等,更有刘园祥音法鼓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队伍前来献艺。
刘园祥音法鼓拉开了花会展演的序幕,走在最前面的仪仗队身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紧随其后近百人的表演队伍手持古朴的会具和乐器琴瑟和鸣,节奏丰富的韵律让所有人都沉浸在气势磅礴的祥音之中。花会队伍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几岁的孩子。据了解,每次演出时全村老少一齐上阵,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演员。祥音法鼓的精彩表演迅速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同乐高跷队、集贤太极秧歌队、少练老会等十五支花会队伍的表演依次展开,一边是演员们的卖力表演,一边则是观众毫不吝惜的掌声和叫好声。
在观看演出的人群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年轻的面孔。家住双发花园的小佟刚刚大学毕业,这个“80后”的男孩举着照相机一个劲儿地拍照,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北辰区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法鼓、少练老会还有小车会等,我的好多同学和网友以前都没见过,我要多拍些照片,回去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道道花会演了将近两个小时, 可围观的群众还是意犹未尽,没有过足瘾。 不知是谁弄来了铜锣和腰鼓,人群便在一阵并不熟练的家伙点儿中快乐地舞起来……
2010.03.01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