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第四十八讲开讲
              
                      
更多图片>>1 2 3 4
 

  2009年9月26日上午,国庆60周年前夕,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 天津电视台《天津故事》、《津门曲坛》共同主办的“天津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第四十八讲——《天津鼓曲艺术的历史》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资深曲艺理论家陈笑暇先生。
  陈笑暇,资深曲艺理论家、文艺评论家,艺研所的研究员、作协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相声大全编委、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喜剧研究会理事、大金台“相声秀”现场点评家。
  其自幼延师攻读经书,文化底蕴坚实。随家长观摩各剧种演出,熟知京津一带剧场情况及剧团演员和乐队、剧目、风格、特点、积累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对戏剧、曲艺均有研究,创作及改编相声百段,专撰小说《捧角新传》、《王佩臣外传》等,曾任《海河说唱》、《新港》月刊编辑,后在艺研所工作。早年举办曲艺相声学习班近百期,为曲艺培养了众多的人才。退休后,奔走于茶楼、社区、剧团之间,积极热情支持曲艺事业,为民办刊物《津门曲坛》杂志撰稿并大力资助, 堪称“民族文化传播者”。 自觉服务于老年群体,因而他为大家所熟知、他的作为被大家称赞。
  在上午的讲座中,近80岁高龄的陈笑暇先生,现身说法,声情并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现了60年前天津曲艺的风情,即概述了曲艺的历史在戏剧之前以及鼓曲的三大类别,又再现了常宝堃、赵佩茹等老一辈艺术家当年的艺术风采,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为天津曲艺史留下了宝贵的声像资料,是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鼓曲艺术的盛宴。

                                 2009.09.26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信息员 张少华 王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