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文化信息共享承载着百姓需求和希望
                 大港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掠影        
 

  让农民群众在文化站里享受他们痴迷的、全国最高水平的河北梆子、评戏、京剧、黄梅戏……查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 科技信息等等, 这是建区30周年以来大港区农民群众的一大喜事、美事!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给农民以及基层居民群众带来的福祉。在中塘村、郭庄子村、鑫泰小区、向阳小区……男女老幼成群结队的聚集在文化站观戏、看电影、上网查阅资料,尽情享受着各自喜欢的节目,好不惬意、好不满足!人们都说:“共享、共享,急农民所需,为农民所想,这是政府为我们办的又一件大好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 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工程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港区作为天津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区之一,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到2007年底,在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和区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大港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1个区中心,8个镇(街)分中心,26个村(居)基层点的建设,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为了让此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区文化主管部门,在管理上制定了一整套关于共享工程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在使用上采用现场指导、电话咨询、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让每一个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基本操作。
  此外,区中心除了组织各基层服务点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活动之外,还经常组织广大农民朋友观看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优秀电影等视频节目,大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工程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科技知识、医疗保健知识等,不仅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保障,让人们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同时,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9.07.10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