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电视台《天津故事》、《津门曲坛》共同主办的“天津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第四十一讲——《王佩元谈相声》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佩元。
王佩元为国家一级演员,是相声名家常宝霆的弟子。1971年即以与老师合作表演的作品《挖宝》享誉全国。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并非讽刺裁判》、《攀龙附凤》、《新潮商人》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讲座伊始,王佩元讲述了他的学艺生涯。王佩元出生于曲艺世家,12岁进入曲艺班学习。王佩元的父亲王起胜,是评书大家田连元的师傅,也是目前健在的天津评书界辈分最大、年纪最长的老人。王佩元的第一个老师是朱相臣,他还跟苏文茂学习过。1984年,王佩元正式拜相声名家常宝霆为师。当一个好的相声演员,说好相声,是王佩元最简单最执著的追求。多年来王佩元一直活跃在相声舞台上,他既能捧哏,又能逗哏,还自己动手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
随后,王佩元介绍了相声“挖宝”的创作过程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接下来王佩元给观众介绍了“常、马、侯”三大相声流派。他说“常”派特点在于互捧互逗;马派特点在于以说为主,贴近百姓生活;侯派特点在于以唱为主,评点多。最后,王佩元讲述了怎样提高和发展相声事业。他说相声演员一定要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多深入生活,这样才能表演创作出更优秀的段子。
讲座过程中,王佩元边讲边逗,整个讲座笑声不断,掌声阵阵,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2009.06.20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