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京剧院协办的“李瑞环同志改编剧目汇演”将于4月6日至4月12日在天津中华剧院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湖北、天津等地和部队的10家院团及海外京剧名家参加演出,共同演绎李瑞环同志精心改编的京剧传统剧目。这是津门剧坛的一次盛会,也是京剧界的一件大事,对京剧艺术的抢救、保护和高水平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在广大观众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京剧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刻苦钻研和精心创造,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一些剧目节奏缓慢,剧情前后重复、拖沓,过于冗长,传统戏则普遍存在词句不通,为了合辙押韵而拼凑“水词”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剧本存在的这些缺憾越来越与精美的表演艺术不相适应,造成许多内容很好也不乏精彩表演和唱段的剧目很难重现舞台。为此,李瑞环同志多次呼吁要重视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并从一剧之本的加工、改编入手,适应时代和观众的欣赏需要。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身体力行,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剧本的修订、整理、改编工作, 这次汇演的5出戏,是其中的部分成果。
此次汇演将要推出的《西厢记》《韩玉娘》《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刘兰芝》《楚宫恨》等剧,都属于京剧历史上的名剧或大师、流派的代表剧目,在演唱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欣赏和保留价值。但多年来,由于剧本的原因,又大都阔别舞台或鲜见以全剧的形式演出,只有一些精彩的唱段传唱不绝,是非常可惜的。
在改编中,李瑞环同志坚持“先继承后发展、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反复比较,取长补短,千方百计地保留原剧的精华和特点;同时对全剧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通篇谋划,巧为剪裁,在文字上精雕细刻,芟除枝蔓,减少重复,增减并改,弥补缺陷。他认为一出好戏,必须有精彩的唱段才能流传久远,因此在改编中为人物改写、增添了崭新而贴切的唱词,配以与原剧协调的优美唱腔,提高了原剧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改编后的剧本,主题更为突出,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结构情节更为合理, 而且大大压缩了演出时间,从原剧普遍长达4个小时左右减少到两个多小时,既保留了京剧舞台的传统样式和演唱艺术精华,并有所丰富和创造,又使得故事紧凑、节奏张弛有致,更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
改编让传统名剧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演出和录制光盘后,深受京剧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被誉为“改编一个剧本,救活一出戏。”《西厢记》1999年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示范演出奖”,《金山寺·断桥·雷峰塔》《楚宫恨》先后在第三、四届京剧节双获“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和“荣誉改编奖”,《韩玉娘》2008年在第五届京剧节荣获“特别荣誉改编奖”。
这次在天津举行的汇演, 突出的特点一是参演单位多, 有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湖北京剧院、战友京剧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等10家,其中多家是国家重点院团;二是名家云集,流派众多,旦行梅、尚、程、荀、张,老生马、杨、奚、李(少春),小生叶派叶少兰师生和名丑朱世慧等;三是老中青三代携手合作,既有老艺术家领衔,又有新秀崭露头角。最后庆贺汇演成功的大型演唱会更有作为嘉宾莅津的老一辈艺术家加盟演出,堪称花团锦簇,盛况空前。
2009.03.27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