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津图书馆、天津社联、天津电视台《天津故事》、《津门曲坛》共同主办的“天津历史文化行系列讲座”第三十四讲暨“天津戏曲、曲艺系列讲座”之《评书与相声》今天上午在天津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此次担任主讲的嘉宾是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王文玉先生。王文玉先生自幼即随家人经常听曲看戏, 对京剧、曲艺、话剧都非常喜欢, 尤喜京剧、曲艺。1957年正式拜张振圻先生为师,学说相声,1962年加入天津南开曲艺团后拜张立川为师学说评书。首次登台演出的就是评书,在第一届津门曲荟中表演的是聊斋《伍秋月》。文革前在天津电台录制过中篇评书《血染三条石》,在中台电台曾录制短篇评书《钟与狮》。文革后与刘文享合作,共同创作并演出了《追韩信》、《老大难》、《啼笑因缘》、 《牧春花》、 《打金枝》、《请剧团》等许多相声名段。与田立禾合作录制了《窦公训女》、 《卖五器》、 《俏皮话》、 《弦子书》等一些传统相声节目。 和魏文华合作录制了《大相面》、 《打灯谜》、 《学越剧》等节目。 近年来, 在天津电台录制了《封神演义》、《岳云》、《德子外传》,并和京韵大鼓合组一个新的曲艺形式,叫做京韵大鼓书,节目是《金陵十二钗》,共十四段,播出后,很受欢迎。同时在天津电视台录制了《血祭白狗坟》,在中央电视台录制了《陆文庆上任》。1986年始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授评书表演。 王文玉先生涉猎曲种广泛、 文化底蕴深厚,创作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段子, 在教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
王文玉先生从自己从艺的首个行当评书说起,讲解了评书艺术的起源、变革和发展变化,评书和相声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并应观众的热切要求,现场进行了多段表演,场面十分热烈,和观众朋友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2009.03.07
(新闻来源:天津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