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人艺《仲夏夜之梦》北京演出盛况空前
                                   
 

  金秋十月,金风送爽。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仲夏夜之梦》剧组赴京参加“第三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莎士比亚”,于2008年10月28日及29日,在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进行了盛大演出。 参加这次国际戏剧季的国内外院团一共演出了莎士比亚的5台剧目,分别是《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李尔王》以及根据《李尔王》改编的《明》。此次天津人艺演出的《仲夏夜之梦》, 在舞美设计、道具、服装、化妆、音效、 灯光和作曲诸方面,都进行了全新改版。 由此,演出场面和演出阵容更为盛大壮观, 舞台效果更为热烈,激情四射;极力追求并营造精灵们生活的仙境氛围,凸显出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演出现场效果非常理想,观众反响相当热烈。整个北大百年讲堂两千一百多座位,可谓座无虚席,人头涌动,摩肩接踵,气氛热烈而火暴。观众们不时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年轻的北大学子,更是情绪激动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大声喝彩叫好。
  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王晓鹰,国家话剧院院长助理、著名编剧罗大军,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著名导演廖向红,原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文职少将、著名编导王祖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苏俄文学研究专家、著名文艺理论家童道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著名话剧研究专家刘彦君,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杂志主编黎继德,中国话剧研究会会长王福麟,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李广智以及《艺术人生》栏目编导、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唐梓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著名特殊教育专家肖非,北京市汽车研究所高工、著名汽车设计专家刘宪等知名人士一并观看了演出。这些专家、学者,在观看了音乐剧《仲夏夜之梦》后, 一致称赞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廖向红认为这部戏中的年轻演员有朝气、整齐,有很好的观众基础,表演非常精彩,整个故事比较完整,音乐典雅雍容,流畅、上口,旋律感十足,主题和人物非常鲜明;王祖皆少将认为这是一部改编比较成功的戏,创意好,点子绝,洋为中用,不失为一条发展中国音乐剧的路子,比较准确的把握住了音乐和戏剧的元素,故事动人,情节感人, 主题积极美好,文本结实,既是戏剧的音乐,更是音乐的戏剧, 音乐与戏剧是比较完整的;刘彦君认为一个话剧院团演音乐剧,出乎意料,显示了天津人艺不凡的功力和巨大的潜力,确实是一个大团阵容,舞台设计诗情画意、唯美浪漫,对主题的处理,信息量非常大,给观众一种多重的内涵;童道明认为这个戏搞得不简单,经典无敌,舞台整体感青春靓丽,在给予观众情感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升华了观众的审美观;《中国戏剧》杂志主编黎继德认为,看完这个戏的感觉,经历了青春的洗礼,这个音乐剧不一般,天津人艺充满活力,做这个戏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戏把演员的才华释放出来了,在话剧界和音乐界会很有地位。对于当代音乐剧的发展方向,不啻是一个正确而有益的启示。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不愿离去, 纷纷涌上前台,和演员拥抱并献花, 一定要和主创人员座谈交流。在观众的一再要求下,《仲夏夜之梦》剧组主创人员干脆和观众在讲堂现场来了个见面座谈会,就《仲夏夜之梦》许多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见面会一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考虑到主创人员很劳累,需要休息,主持人宣布见面会结束,观众才很不情愿地渐次离去。
  《仲夏夜之梦》在北京大学的两场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给北京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

                           2008.11.04
                   (新闻来源: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信息员:任玉书)